语文PLUS 教研 ID: 145543

[ 兰瑞平 文选 ]   

本月作文模拟题

◇ 兰瑞平

  一.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请以“一与躁的思考”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A.自选角度,自拟题目。B.恰当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C.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方法。
  二.写作导引
  学习运用“再现”、“表现”这两种写作技巧,在叙事、写人、状物、绘景、表情、达意、说理方面练习写作的真功夫,是每一个高中学生必须认真学会的。上面所列《劝学》文字的核心是:“朽木不折”、“金石可镂”,“用心一也”、“用心躁也”,且两两对举。其深层含义为:“事在人为”。把握了这一题旨,我们就可以选取自己熟悉的典型实例叙述描写,以表现“锲而舍之”或“锲而不舍”的不同结果以及“用心一”与“用心躁”的不同收获。而话题后的“联系实际”一词,提示我们要写现实生活中的事迹,因此不要去选用那种人们太常用的事例,最好选取身边或周围新近发生的事例。此外,“要求”中“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方法”暗示我们要用对比之类的修辞手法,因为材料本身就在对比(这就是所谓隐含信息)。此外,还应特别注意叙述角度,描写得体,抒情、议论恰当,以免泛泛而谈,内容空洞,甚至写成干巴巴的议论文。以下作文题目可用作参考:1.生活告诉我 2.我发现了美 3.成功的路 4.有这样一个人 5.他就是“蚓” 6.假如我(他、你)当初不“躁” 7.“一”的结果 8.没有攀不上的山 9.“蟹”的悲剧 10.漫漫人生路
  三.示范作文
  砸开懈怠的枷锁
  兰 何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儿惰性,而惰性表现在行动上就成了懈怠。懈怠惯了的人做事情总是慢腾腾的,而且总是往后推,有“明日复明日”之嫌。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因此社会往往又容不下懈怠二字。为了进步,我们必须砸开懈怠这条缠在人们身心之上的锁链。
  学习中的懈怠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一个学生在晚上学习时,由于有些许疲倦,于是就对自己说,明天再学吧!最后把书往桌上一扔,随即倒在了床上。这就是懈怠。第二天,他可能已对自己懈怠的行为毫无警觉,以致常常如此。到了学期结束的时候,他为了恶补功课,又异常拼命地突击,但学习是不认同突击的,即使恶补数日,仍然不能如心所愿,他懈怠的结果,最终就是成绩差,能力低。
  懈怠给学习造成的结果表现为分数低,能力缺乏,而在生活中、工作中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早晨,在床上听到了闹钟声的职员由于睡意未消多睡一会儿,结果可能是这个月的工资因这次迟到而被扣了一部分;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可能因为一次懈怠工作的行为,造成整个公司工作的混乱,从而破坏了公司的工作程序,造成经济上的严重损失;一个部队,因为某指挥员的一次懈怠,从而贻误战机,甚至全军覆没……由此可见,懈怠就像恶疾一样纠缠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如果我们控制不住懈怠的话,将会给大家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
  谈了这么多,我们还应该谈谈不懈怠的结果是什么。不懈怠就是勤奋,而勤奋往往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事业取得成功的本钱。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由于他不懈地努力,成绩一定会在一段时间之后见成效。一个窘迫的人,由于他不懈地工作,最终也会积累一定的财富而改变穷苦的状况……由此可见,不懈是我们工作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品质。实践证明,谁在工作和学习上有不懈的精神,谁就有可能超越他以前所作出的业绩,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而言之,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需要有一种不懈的精神。尤其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有时可能会因我们一时懈怠而落后别人很多,结果处处被动,甚至导致灭亡。让我们砸开懈怠这缠在我们身上和心灵上的锁链吧,把这种会干扰我们终生的恶疾彻底祛除。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地超越自己,才会在社会中有立足之地。

本月作文模拟题
目录

  •  / 李商隐
  •  / 鲁 迅
  •  / 李广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