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10年第7期 ID: 138645

[ 兰瑞平 文选 ]   

引领航向,磨练心智

◇ 兰瑞平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一经公布,几乎所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和相关读者都会惊叹:“仰望星空”不是温家宝总理所写的那首已经流传已久的诗歌的标题和主旨句吗?温总理还在公开场合讲话时诵读过这首诗。于是“仰望星空“这一富有想象力、蕴涵中华民族理想与事业追求精神的词语,也就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京的不少学校和班级就把这个闪耀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当代政治哲学光芒的词语——“仰望星空”作为校训或班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还把温总理的(仰望星空)作为校歌的歌词。
  “脚踏实地”四个字,也是温总理在近期视察高校时对大学生们提出的殷切希望。今年五四青年节,温总理到北大看望大学生,该校学生为迎接、感谢温总理的到来而书写了“仰望星空”四个大字。总理欣赏了学生的书法作品后,欣然挥毫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引导学生追求务实、求真的精神品质。这道由高考作文专家拟定的作文题目,只在两个词语之间加上一个“与”字。
  笔者作为一名热心关注当代中国高考作文命题质量和高考作文命题哲学思辨文化的高中一线教师,作为指导着近百名将迎战2011年北京高考的学生的语文教师,对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了些力所能及的思考和透视,以求更深入、准确地把握北京卷高考作文未来的命题方向及其科学思路,以便与学生们能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高考作文备考。
  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北京高考作文从2002年独立命题以来的题目:“规则”(2002)、“转折”(2003)、“包容”(2004)、“说安”(2005)、“北京的符号”(2006)、 ,细雨闲花“(2007)、“广口瓶装石沙水”(N008)、“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2010)。
  这些题目中,佳题不少,如”规则””转折…‘包窖…‘说安…‘北京的符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无不各有亮点,引领广大师生贴近时代,思考生活,而不是单纯追求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2010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无疑又是一种崭新的突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中的“仰望星空”这一动宾短语,具有引发任何学生乃至任何人展开想象和联想的文学魅力和使人浮想联翩的原生态张力。 大凡对“仰望星空”这个词语存神凝思的人,都会把人生信念、理想追求、未来幸福等思维中深层次的价值理念唤醒,并在”仰望,这一积极向上、张力无穷的动作中层开想象的翅膀。而“脚踏实地”这一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词语,却在它之前的那个“与”字的提挈之下,令人们在思绪万千与壮志飞腾之中,时时关注”大地”,时时留心,实地”,从而时时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及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而不是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自身实际地去幻想、去追求,否则也就成了脱离实际,好高骛远,抑或纸上谈兵。达不到目的不说,还会作茧自缚,痛苦不堪。也正是这“脚踏实地,一词提醒我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而且必须面对现实,掂量准自己的分量,选择好自己的位置,把握准前进的方向,确定好行动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一点一点地收获,一天一天地成长一一这就是它思想的深邃之处。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题主干考生的理想与命运有多么重要,之于高中作文教学有多大影响。笔者之所以对高考独立命题以来北京卷的某些作文题(如2007年的“细雨闲花”)不以为然或进行批评,主要原因和目的不仅在于“细雨闲花”之类的作文题远寓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想象力,更在于它们对高中作文教学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结果是:学生们也能写出自己的所谓“感悟”,或者对”有人说…+’的某一种”感悟”共鸣颇多,但终归是在“感悟’别人,“感悟”过去,而对自己、对现实、对未来却缺少必需的感悟。 2009年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道题,拨正了“引航”的方向,令人耳目一新。2010年,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无论是从高考作文的领航价值还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说,都毫无疑问地具有在此之前的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所没有具备的关系型、复合性,多角度性、深刻性,它不但能引领所有考生去深入思考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而且更能引领高中乃至初中的广大师生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去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复合式思维,辩证、深刻地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既有远大理想又脚踏实地,从“细小”做起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古到今,写作表达对于作者乃至读者心智的历练作用,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教师,都是相当重视的。当代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凡是成熟、负责的教师,没有敢于轻贱作文之于历练学生心智作用的。更多经验丰富的教师,甚至可以少讲几篇课文,腾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以作文思维和心智历练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这当然不只是简单的读写结合的教学,而是侧重对学生的心性智慧等内在素质进行较深层次的引领和历练,以达到作文教学从学生的内在心性入手,使其对自己与他人、社会与生活、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以及人生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等诸多方面都能够辩证思考,形成正确认识。这应该是当代高中作文教学的一种目标、一种原则。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就从上述目标、原则以及高考作文选拔性的角度,检验广大考生对于“与”字的理解,对于“与”前后内容的哲学含义的剖析与阐释。这一富有哲学意义的命题,能检验出每一个考生将如何面对现实,立足现实,务实求真、践行理想的思想状态。且孰优孰劣,尽溢于言表,一经阅读判卷,必能定夺。这正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一题富有高考选拔含金量之所在,正是它富有引领学生历练心智并健康发展的作用之所在。

引领航向,磨练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