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到过这样一把折扇,白色的扇面,黑色的扇骨。一朵异种同株的兰花以一种慵懒的姿态在扇上绽放。黑色的花朵与白色的花朵紧紧依偎着,在同一枝上笑颊粲然。我从未见过如此妖艳的花,黑白之间尽显神韵,没有背景,没有炫目的色彩,整块白布让它独舞,它是潇洒的,又是寂寞的。
我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勾画着这样的画面:冷清的月光下,宇宙都沉寂下来,似乎在等待着奇景现世。一朵寂寞的兰花缓缓张开柔嫩的花瓣,一层一层揭开神秘的面纱,惊世的容颜只送给同样光明的月。月光在这一瞬间柔和了,与奇异的兰花沉默对视,花儿也收起心底浓浓的哀伤,摇晃着异色的花朵,天地间充满灵气的花朵,与月,用独特的语言交流着……
然而月终将散去,火红的太阳眷恋着满园艳丽的花朵,这颜色单调的花儿在炫目的光彩中显得那么卑微。失去了欣赏他的月,原本的美丽便被浓浓的忧伤掩盖,却仍潇洒地挺直腰肢,进行着自我保护和自我安慰。
扇上的花如此,执扇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张一合间有说不出的风流倜傥,道不尽的潇洒快活。折扇轻摇,指点江山,激昂文字,谈笑间时光飞逝。可又有谁,注意过夜里仰望月亮的脸上那挥之不去的无奈和忧伤。于是那把逍遥的折扇,变成了用来伪装心灵的道具。
奉旨填词的柳永是有把折扇的吧?否则又怎么会有“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伤感,又怎么会有“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的痛苦?
热衷山水的柳宗元是有把折扇的吧?否则又怎么会有“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忧伤,又怎么会有“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断肠”的凄凉?
狂放不羁的李白应该是有把折扇的吧?否则又怎么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无奈,又怎么会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寞?
……
多少个世纪以来,似那兰花的文人墨客在月的离去后,潇洒地玩着折扇,在这群花竟艳的红日下,倔强地挺立,心底却痛得颤抖,低下卑微的头颅,无助地依偎着与自己不离不弃的另一朵花——手中的笔,笔下的文,文中包裹着脆弱的心。
还好,上天留给了他们一只笔,让他们书写世间百态,书写心中所感。他们用沉重黑色裹起自己,将心放在洁白无暇不离不弃的笔上,一根笔杆,撑起一方净土,撑起一片蓝天。
学校:湖北省武汉市黄陂一中
导师:刘清旭
点评:潇洒却寂寞的兰花,潇洒又寂寞的文人,在折扇轻摇间,就这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只知昔时很多文人都喜欢手持折扇,却不知背后竟有这许多的联系与故事。潇洒地玩着折扇的文人,怀着颤抖的心在阳光下倔强地挺立,不知是寂寞的笔成就了文人,还是文人的笔点燃了寂寞。(杜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