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评价作文的好坏要从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方面入手,其中,内容包括审题、立意、观点、材料等。既然材料也是评价作文好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作文要有个性,选材首先要有个性。巧妙利用教材是写好个性作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个性 材料 教材 演绎 拓展
中学生在作文中常常存在种种困惑:不知如何下笔,作文僵硬、呆板,充满着空话、套话。其实生活是五彩的,但为什么学生不能把生活的体验跃然纸上呢?一般而言,学生不善于将生活中的材料搬到作文中去,尤其在高考时头脑一片空白,不知从何找素材。这个时候,一个简便的方法是,回到熟悉的教材中来。然而,教材博大精深、应有尽有,我们该如何巧妙利用呢?
一、演绎课文,推陈出新
对课文中的某些内容、概念、主题重新加以演绎,使其具有新的内涵、新的发展。例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哀痛者·幸福者》,就是对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重新解读。现摘录其中几段:
然而,他们是“幸福者”吗?他们真的幸福快乐吗?我时常在心底扣问,按庸常者的思维方式,刘和珍们被校方开除,何来快乐!被执政者镇压,何来幸福!
于是,我不能不改换一种思堆方式,以战士的思维方式去思考!
刘和珍们确是“幸福者”,因为他们是信仰的拥有者。
课文可以演绎,名著可以演绎,历史人物可以演绎,历史故事也可以演绎,甚至是一个成语、一个俗语或是一种似乎早已被人们定性了的事物,都可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也都可以在作文中进行充分的演绎,从而使作文有所创新。
二、拓展课文,一料多用,用出新意
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课文中的某些细节进行拓展,从而使文本故事变得更充实、更丰富、更生动。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项王项王奈若何》,将《乌江自刎》中的某些语句进行想象性描写,使虞姬和项王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
“一料多用”指同一素材多角度使用,关键是找准素材与论点的联系点。比如,以“屈原”为话题可以论证:选择、爱国、悲壮、品德、善良等主题。又如《三国演义》,2001年试题“诚信”:桃圆结义、关云长千里单骑寻刘备……2002年试题“心灵的选择”:关羽降曹还是归汉……2005年试题“位置与价值”:诸葛亮辅佐刘禅治蜀……2005年试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还如《红楼梦》,1999年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假如我们移植了曹雪芹的记忆……2000年试题“答案是丰富多才彩的”:红楼中的女子们各有各的美好……2002年试题“心灵的选择”:林黛玉还是薛宝钗?贾宝玉作出了心灵的选择……2004年试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林黛玉的美如灵动的水,薛宝钗的美似沉稳的山……2005年试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贾宝玉心仪林妹妹,但家人却让他娶薛宝钗……
三、旧事新论
旧事新论不是旧瓶装新酒,即作者不盲目认同课文中的某些观点、评价、情感和态度等,而是作出自己的分析和价值判断。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一文,是对《红楼梦》中黛玉与宝钗的评述,而作者的评述与常论相异,既紧扣话题,又突出自己的独到之见,显得新颖生动,能激起读者的兴趣。现摘录其中一段:
宝钗则不然,且不论她在“宝黛”恋中所扮演的角色,只看她的为人处事:和气里头带着刚强。她待人接物亲厚,无论谁她都一视同仁。在被人言语冒犯后一笑置之。这需要如海一般宽阔的心胸,如水一般轻柔灵活的心思。做人能做到这样,也算是一种境界——兼具山的沉稳和水的变通。
四、描写作者,深化故事,写出新意
教师每上一篇新课文,都要对课文作者进行或简单或详细的介绍,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自己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多数学生都没有将这些材料利用起来,白白浪费了许多作文资源。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多数作家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在他们的一生中,曾经拥有过许许多多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将这些故事整理深化就是一篇篇很好的文章。例如司马迁一个五尺男儿身受腐刑遭奇耻大辱本可以一死了之做一个烈臣,但他选择了生,令精神和肉体、自己和亲人都极度痛苦的生,确实出人意料,但静心想一想又在情理之中。他平生夙愿即继承父业,完成千古《史记》流传后世,现草创未即,就身遭此难,在他看来若一死了之,则不能完成自己规定的人生目标,轻于鸿毛,因此,他选择了生,以生践志,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中国第一部记传体史书的问世。
总之,要挑选健康的、熟悉的、新鲜的、独特的、典型的材料,要从新的角度来使用旧材料。选材时可先用发散思维,在草稿纸上列出你认为切合题意的材料(为节省时间,每则材料可用三五字作提示),然后分析、鉴别,选定要使用的材料。选定的材料,有的在文章中要保持原样,如引用古代诗文名句、名言警句等;有的则须加工改造,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
看完我的观点,有些人不禁要问,这不是教学生模仿教材吗?还算得上个性化吗?当然算!因为这里的关键不是模仿,不是简单地套用教材的材料,而是强调材料为我所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新的情感体验以及自己个人的思想认识,力求做到用出新意写出深度,这当然就是最好的个性化了。
★作者单位:湖南省东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