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视连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讲述了一个名叫“顺溜”的农村青年被其司令员陈大雷培养为战斗英雄的故事。这一故事体现了某种教育教学新理念、暗含着教师的某些教育方法与技巧: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胸怀;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关键词】教育教学新理念 教育方法 教育技巧
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很多电视台都在热播着电视连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本剧讲述一个名叫“顺溜”的农村青年被其司令员陈大雷培养为战斗英雄“陈二雷”的故事。
看完该剧后,很长时间都不能平静。联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笔者不禁想到,剧中主人公顺溜的人生经历,不正体现出某种教育教学新理念、暗含着教师的某些教育方法与技巧吗?
一、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胸怀
当陈大雷带着钢盔,穿着皮衣,别着双枪,骑着赤狐在刚刚组建一个月的六分区里扬威而行时,一个叫顺溜的新兵差点要了他的命——一枪打掉了他的钢盔。这在六分区刚“满月”的大喜日子里,出了这样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陈大雷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杀了顺溜,有一千个理由可以让顺溜一辈子只是个新兵蛋子。但陈大雷却给顺溜起了一个新名字:陈二雷——自己的兄弟,还和顺溜坐在一起吃肚包鸡。原因只有一个:这个叫顺溜的新兵,可以在百米外抬手一枪打掉陈大雷手中的火柴盒。
人无完人,这是一句让人听得有些不耐烦的话。但真理就是真理,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首先不是去改变一个人的缺点,而是发挥一个人的优点;教师因缺点而否定某个学生时,其他学生也将会从被否定者的身上,预见到自己的命运。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特有的闪光点,用宽容、慈爱的情感来对待学生。
二、要善于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该剧中,司令员文书翰林把顺溜在战场上缴获的一把从没见过的枪,叫做狙击枪。这是军分区唯一的一种先进武器。陈大雷知道这把枪的作用与威力,因而没把枪交给枪法不准的人去提高命中率,而是交给了枪法最准的顺溜,而顺溜也凭借着这把枪开创了在三道湾战役中击毙70多个鬼子以及击毙日军将军的战功。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素质、发掘学生潜能,建设一个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班集体。因此,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应该是使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展示才能。班集体之中并不一定要讲均衡,班级的意义在于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三、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当顺溜获悉队伍即将驻扎在自己唯一的亲人——姐姐家附近时,非常高兴。他向陈大雷请假想去看看姐姐,当被批准后,他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借用赤兔马。赤兔马是司令的坐骑,从不借给任何人。但当顺溜想借赤兔马回家威风一下时,陈大雷欣然同意了,因为他知道:衣锦还乡可以简单概括一个人所有努力奋斗的原因。
据此,教育者要学会让学生有机会“炫耀”自我、展示才干,因为这是学习与成才的动力。而“认可”则可以概括一个人的所有追求;任何人都应该活在主流价值观之中,失去了认可也就失去了所获得一切的意义。因此,教师不应该嘲讽或打击学生“炫耀”的行为和动机,相反可以适当鼓励学生去“炫耀”,只要他真的做出成绩、为班集体争得荣誉。甚至,给学生制造“炫耀”的机会。
四、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令人扼腕的是,顺溜的英雄路上也有自己唯一亲人——姐姐和姐夫的鲜血。他两天三夜不吃不喝趴在伏击地点,眼看着姐姐和姐夫的恩爱,也眼看着姐姐被鬼子强暴、姐夫被砍死。顺溜没有冲出伏击点,忍住撕心裂肺的痛苦,等到致命一击的时候。成为英雄的顺溜在嘉奖会上对所有人大声地吼道:“我不是陈二雷,我叫顺溜。”当他说出这句话时,就已经注定了后面的一切——顺溜会去报仇,即便会受处分甚至牺牲。
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日军投降后,顺溜被新四军“通缉”。虽然陈大雷想要救他,但顺溜还是牺牲了。而这一切,陈大雷认为是自己的错。由此提醒我们,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人的任何思想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符合自己价值观的意识作为支撑。教育者希望学生做出怎样的行为改变,首先就要改变他的意识形态,否则行为改变只能是一厢情愿。并且,教师还要针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细微变化,加以认真细致的疏导,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尽量减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