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3期 ID: 137133

[ 许明涛 文选 ]   

语言表达中产生歧义的原因及修改策略

◇ 许明涛

  【摘 要】语言表达中歧义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语义关系不明确、词类不同、词语含义多解、指代不明、数量词使用不当、组合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句子成分残缺、轻重音不同、同音、语序不当、成分赘余等。修改的策略有:停顿消除歧义法、重音消除歧义法、变换词语法、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标点消除法。
  【关键词】语言表达题 歧义 形成原因 修改策略
  
  一、歧义形成的原因
  
  1.语义关系不明确造成歧义。例句:
  ①我在屋顶上看见了他。
  ②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①中,是我站在屋顶上看见了他,还是他在屋顶上被我看见?不清楚。因此,谁“在屋顶上”语义关系不明。②中,“批评的人”语义关系不明,是那篇文章批评了很多人,还是很多人批评那篇文章?也不清楚。
  2.词类不同造成歧义。例句:
  ①我要炒肉丝。
  ②他原来住在这里。
  ①中,“炒”作动词时,意思是我要爆炒肉丝,把它做成菜;作形容词时,意思则变成了我点的菜是炒肉丝。②中,“原来”做名词时,意即他以前曾住在这里;“原来”做副词时,意即没想到他就住在这个地方。
  3.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例句:
  ①请吃菜。
  ②贸易部已向华北东北调拨物资。
  ①中,“菜”既可指蔬菜,也可指菜肴。②中,“向”既可理解为“从”,也可理解为“给”,表意大不一样。
  4.指代不明造成歧义。例句:
  ①小李说王主任是靠关系来到广告部的,在场的人没有不对此感到气愤的。
  ②自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以来,这支栩栩如生的庞大军队便成了众多学者解不开的迷。如今,中国科学家在此分析之后兴奋地表示,他们解开了兵马俑的身世之迷。
  ①中,“此”是指“小李说”这件事,还是指“王主任靠关系来到广告部”这件事,指代不明。②中,“此”是指“秦始皇兵马俑”,还是指“在某个地方分析”,指代不明。
  5.数量词使用不当造成歧义。例句:
  ①建设部将组织100多个省会城市和园林城市的市长出席本届园博会开幕式,并将于当天下午举行“国家园林城市市长论坛”。
  ②巴西戈尔航空公司波音737-800型客机坠毁在亚马逊森林深处,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可能已经全部遇难。
  ①中,“100多个”有歧义,不知道是指省会城市和园林城市是“100多个”,还是出席会议的市长是“100多个”。②中,“155名”有歧义,是乘客“155名”,还是乘客和机组人员总共“155名”,指代不明。
  6.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例句:
  ①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②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
  ①句可以有两种组合形式:“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②句也有两种组合形式:“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我们的球队打败了,他们得了冠军”。
  7.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例句:
  ①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②我们要学习文件。
  ①中,“说服”的宾语可以理解为是“老师”,也可以理解为“老师和你”。②中,“学习文件”可以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
  8.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例句:
  ①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②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①中,谁“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表意不明确,造成歧义。②中,因为在“揭发”后随意省去一个“的”字,使句子中心可以前移,造成歧义。加上这个“的”字,中心限制在“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上”,文意就明确了。
  9.轻重音不同造成歧义。例句:
  ①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
  ②躺在床上没多久,他就想起来了。
  ①中,若“就”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工作效率高;若“就”重读,则是说他写信写得慢,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②中,若“起”轻读,是说他想起了某件事;若“起”重读,则说他想起床了。
  10.同音造成歧义。例句:
  ①两碟豆。
  ②一瓯油。
  ①中,“两碟豆”人们误听为“两蝶斗”。②“一瓯油”人们误听为“一鸥游”。
  11.语序不当造成歧义。例句:
  ①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能力,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②日前,一种新型洗衣机上市,它使用了智能化控制措施,可以感光充电,能识别各种面料的衣物并采取不同的洗涤方式。
  ①中,“具有指纹识别能力”并非使用了“太阳能电池”的结果,应把“具有指纹识别能力”放在“它使用”的前面。②中,应将“可以感光充电”放在“它使用”的前面。
  12.成分赘余造成歧义。例句:
  ①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②“百家讲坛”是个成功的舞台,走上它的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的辉煌。从易中天开始到现在,则轮到了一位女性——于丹,这个再次以《论语》系列创下“百家讲坛”收视高峰的北师大教授。
  ①“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应将“的”字删掉。②“再次”有歧义,应将“再次”删掉。
  
  二、修改策略
  
  1.停顿消除歧义法。例如“这种糖五毛五十粒”,可以理解为“这种糖五毛,五十粒”,也可理解为“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2.重音消除歧义法。例如:“我想起来了”。(前面已阐述)
  3.变换词语法。例如:“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十五日前(以前/前往)去汇报”。
  4.调序消除法。例如:“两个朋友送的花瓶/朋友送的两个花瓶”。
  5.语境消除法。例如:“我要热饭(不去洗菜)/我要热饭(不是冷饭)”。
  6.标点消除法。例如:“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以上是我对语病修改之歧义形成的原因及修改策略的一点浅陋的认识。我想明确了歧义句的几种常见类型,明白了造成歧义句的原因,掌握了其修改方法,并在平时学习中多分析、总结,定能在高考考场上做到举一反三。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第四中学。

语言表达中产生歧义的原因及修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