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3期 ID: 137105

[ 彭春炜 文选 ]   

放飞思维天地宽

◇ 彭春炜

  【教学缘起】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对于构成一篇文章的一个个段落该怎么写,往往忽视它的重要意义,很少进行严密的思考和有效的训练。于是,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只会罗列事实证明论点,不会用理论分析阐明观点,缺乏认识的深度,文章平面单一,不深刻。学生主观上也想提高写作能力,比如选订了《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杂志。该杂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与写作营养大餐,何不利用这一条件提升学生作文水平呢?基于以上这些想法,针对学生的作文实际,设计了本节课。
  【课前准备】
  教师认真阅读《读写新空间》,精心备好有代表性的语段,并把它打印出来,作为讲评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写好议论文要掌握一些观点、材料、章法及论证的知识,而一个完整的段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成功的写作技巧。欲要写好“篇”,首先应该写好“段”。如何把议论语段合理地展开,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二、组织活动
  
  请同学们以老师提供的语言材料为主,讨论、分析,谈谈这些议论是如何展开的。
  材料1:其实,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高尚完美的人格,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而青史留名。岳飞虽被奸臣所逼却仍精忠报国的忠诚;司马迁虽身负大辱却为民族修史记事的坚韧;荆轲明知赴死却不违一诺的诚信;布鲁诺宁愿被教会处以火刑,也不改捍卫科学真理的无畏;马克思虽然一生多次被各国资产阶级政府驱逐,但决不放弃对伟大理想追求的执著,他们的这种高尚人格正是从事惊天伟业的基础。一部中国历史,不,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类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鼓舞下书写而成的。而体现着这种精神的,正是那些跨越时空在人格方面光芒四射的人物。
  师生评析:这一语段的论证过程是,首先指出只有具备了高尚完美的人格,才能成就伟大事业青史留名的观点。接着,列举中外名人的事例来印证这一点。然后进一步阐明具有光芒四射人格的人物是“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代表,而历史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书写而成的,以此论证了这些人能够成就事业青史留名的原因。
  方法归纳:这是运用求同展开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段的起始部分确立论点后,展开部分举出性质相同的几个事例来论证论点,分析时先分别阐述几个事例在各个侧面的不同点,再归纳出它们在本质上的一个相同的,这个相同点即论点成立的原因。
  材料2: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我们应当相信自己,假如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你信任的呢?只有相信自己,才会建立起成功的信心,才会取得成功。假如自己都放弃了希望,那么还能期望从别人那儿获得希望吗?自信,应当成为我们的生活态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听起来固然十分潇洒,但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诚然,我们应当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别人所干扰,但当别人真诚地向你提出建议时,我们应当虚心地接受。“谦受益,满招损”,指的是过度的自信会招致损失,而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会得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关系。
  师生评析:这一语段作者能够一分为二地看问题。首先提出“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这一论点,接着指出“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辩证地分析了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他人意见的观点。分析问题是一分为二的,思路十分清晰,用词也十分讲究,比如“应当”、“固然”、“但”、“诚然”、“过度”等,准确得当,留有余地。
  方法归纳:这是运用辩证展开法。即在段的起始部分确立论点后,然后在展开部分运用辩证思维,“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客观审视,进行辩证分析,得出中肯的看法,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导引词语的运用也兼顾两面,比如“固然……可是……”、“我们不否认……但从另一角度思考……”等。
  材料3:是“得”是“失”,关键看取舍。有得必有失的例子数不胜数,就说“三鹿奶粉”事件吧!一些企业见利忘义,为追求利润,置婴儿的生命于不顾,奶粉掺假渗毒,做出了让母亲泣血、令社会蒙羞的行径。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危机。三聚氰胺让有着数十年的知名企业“三鹿”在短短数个月分崩离析,宣告破产,断送了“远大前程”。与此相反,有失必有得。海尔集团曾收到客户的投诉说某型号的电冰箱存在缺陷,马上停产整顿,革新技术,并当众砸毁了76台不合格的电冰箱。这一举措令全国上下为之震惊,电冰箱可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啊!海尔集团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如今该集团发展成为全球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海尔”也成了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非法所“得”,必将失去更多的东西,甚至生命。为人民而“失”,必将得到更多的东西。
  师生评析:此语段先摆出“是‘得’是‘失’,关键看取舍”的观点,然后举出“三鹿奶粉”事件,论证“有得必有失”的一面,接着举出海尔集团的事迹和业绩,论证“有失必有得”的一面。两个企业集团,孰是孰非,铁证如山。事例后的说理分析,自然而然得出“非法所‘得’,必将失去更多的东西,甚至生命。为人民而‘失’,必将得到更多的东西”的结论。文段因善用对比论证而更富有厚度。
  方法归纳:这里运用的是正反展开法。即在段的起始部分确定论点,然后在展开部分同时举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形成鲜明对比。结论部分通过分析推出论点的正确性。
  材料4:打磨语言,我认为巧用修辞是好途径。为什么这么说呢?通常我们在叙述或描写的时候,总感觉苍白无力,缺少一点感染;或者我们在说明事物和议论说明时,总感觉说得不够生动,缺少一点力度。这多半是因为我们的语言表现力不够,或干瘪乏味,或言不尽意,语言缺少滋润,从而影响了整个文章的质量和品味。这时,我们不妨动点脑筋,用点修辞,兴许笔下的内容活泼俏皮起来了。
  材料5:如今的人们,过多地被物质迷惑了双眼,越发不安分起来了,追功,逐名,谋禄,哪一个不是充满诱惑力?世人只有擦亮双眼,看清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安于现状,方可获得想要的一切。如何做到安于现状?子路和孔子有这样的对话,子路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安分,富而好礼也。”孔子的话精辟地阐述了如何安于现状,不论贫富,都对现有的一切感到满足,没有过分的追求,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安”。
  师生评析:材料4谈“打磨语言,巧用修辞”的问题。语段虽短,却环环相扣,思维缜密:首句亮出观点,接着分析同学们写作文的通常情况及发生的原因,最后指出“动点脑筋,用点修辞”的办法。材料5谈“安分”的问题,也是层层递进,深入剖析:第一层,摆出“不安分”的现象;第二层,亮出观点;第三层,引用孔子的话,提出安于现状的办法。
  方法归纳:这两则材料运用的是层进式展开法。所谓“层进式”就是展开部分,要紧紧围绕起始部分提出的论点,有层次地讲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几方面问题。如果是批评错误现象或由批评入手的文章,一般则要“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提办法”,这样才使议论严密、深刻。
  
  三、课堂小结
  
  议论文是我们必读也必写的一种文体。每到写作,同学们总是觉得自己议论展不开,道不明,理不透,力度不够。其实,写的时候放飞思维,拓宽议论天地——或求同展开、或辩证展开、或正反展开、或层进式展开等等,情况会好得多。今天的分析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还需要同学们在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借鉴、训练,从一个个语段启程,而后一步步进入篇章的佳境。让思维的小鸟在写作天空中快乐飞翔吧!
  
  四、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其他文章语段的评析,并形成文字。除了今天讨论、分析的四种方法以外,再分析一下“演绎推理展开法”、“联想展开法”、“归谬展开法”等。
  【课后反思】
  这堂课讨论、分析了以上五则材料,旨在帮助学生对熟知语段的解读分析,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有意识地模仿,从而达到学会理论分析阐明观点的目的。用整篇文章来指导来引领,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可能会由于篇幅太长、内容太复杂而难于理解和掌握,而用合适的语段来教学,效果会更好。可以说,一个完整的段落是一篇具体而微的文章。好的语段虽小,却如小麻雀,五脏俱全,小中见大,见微而知著。学生通过一个个“段”的学习,择其要,得其法,从事“篇”的写作便会思路畅通、得心应手,写成的文章自然丰富、深刻、精彩。而现实的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往往就用完整的“篇”教给学生观点、材料、章法及论证的知识,学生往往会被范文折服,继而产生高不可攀的心理,下次写作文依然如故。因此,作文讲评课也需要尝试不同的做法,且每次明确一个训练点,给学生一些可用的方法,有效地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再说,取材于学生手头的报刊等学习资料,利用了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兴趣,对促进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积累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起了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放飞思维天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