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3期 ID: 137142

[ 陈开庆 文选 ]   

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几项技巧

◇ 陈开庆

  【摘 要】高考作文获取高分的窍门有很多,主要有:保证作文能让人快速阅读,争取第一好印象;明白展现思路,回避杂乱与晦涩;文章主题要彰显,不能过分含蓄或隐晦。
  【关键词】高考作文 写作窍门 应试技巧
  
  高考的场合特殊:作文题目受限,时间短暂,只能仓促行文。考生本人即使平时作文很受看,且熟练掌握了一般写作技巧,也很难有把握做到让文章获取高分。究其原因,同高考阅卷有部分关系。高考阅卷也是特殊场合,受时间之限,任务之限,样卷之限……尤其是受时间之限,根本不能像平时讲评作文一样雕章凿句,更不能将文段、句、词逐一推敲,一般来讲,评阅一份试卷很难超过3分钟。高考作文要求快速阅读,快速阅读就要选择看点。阅卷场上有哪些看点,考生要注意些什么事项,才能让自己的文章使阅卷老师满意,从而获取高分呢?
  
  一、保证作文能让人快速阅读,争取第一好印象
  
  3分钟要阅一份卷,时间非常紧,阅卷者精力高度集中,眼随字走,思从文行。如果文章有几处差错打断阅卷者思路,有几处字迹潦草,模糊不清难辨认,有几处意思含混费人猜疑……都是行文大忌。一旦犯有这样大忌,文章就自然降格,一降就是三四分。为确保能让人快速阅读,争取第一好印象,具体须做好如下几条:
  (1)态度端正,字迹清楚,字体满格,辨识容易。现在阅卷都用电脑,试卷被扫描入电脑,原文再现;再者,电脑屏有限,一篇文章要翻好几次才能展现完毕。教师是一段段阅读,如果态度不端正,行文潦草,字体难辨,就让人很难把握作者意图。如果是纸面阅读,老师可以将上下文拉通对照进行猜测,电脑上一段段阅读,一出问题就很难把握文意。又由于时间紧张,一般来说,阅卷者都不大再翻看前面段落进行比照猜测。所以态度端正、字迹清楚是第一要务。即使字写得不好看,也必须笔画清晰可辨。再说,一笔一画、清楚可辨这本身就是态度端正的表现,也可获得阅卷者理解,反之,则是态度不端正的表现,难获第一好印象。字体满格是针对字体过大或过小者而言。字体超格,卷面难看,字体太小,在电脑屏上不易看清,费神费力。本来字格就是一种规范,字体满格就保证了阅读效果。过大过小都不行。尤其是字体过小,更易引起阅卷者的不满意。
  (2)字色微深,段落要短;符号要明,不一逗到底。正如前面所说试卷是原卷在电脑上展现,字色一浅,在电脑的灰色屏幕上色差太小,也不易辨认。字色较深,既方便阅读,又有醒目效果,两全齐美。行文注意分段,段落要短,方便老师了解文意。一层意思一个段落,不要一篇文章就只是开头、中间、结尾三大段。三大段文章给人印象极差。层意不清、文意难表是不懂行文基本技能的表现。一般说来,十行以内必须分段。行文前,可提醒自己,一篇文章,以800字而言,最少也要划分5个段落,前面有领起,后面有小结,中间有层次。这样才能基本保证文意畅通,层次分明,思路明晰。这样文章就容易得高分。
  (3)标点符号必须规范。首先忌讳一段一个句号,更忌讳全文一逗到底、句号结尾的写法。标点符号清楚、明白,不能说可加分,但是,不清楚则肯定扣分,即便没有明的扣分,在阅卷老师眼里,这个学生写作上有缺欠,他给分也会低下来。要取得高分,必须注意此项。
  (4)避免错别字。行文完毕,一定要检查,消灭错别字。重庆市从2008年起,错别字可以扣到5分。好不容易写出一篇好文章,因为错别字丢分就太遗憾了。
  
  二、明白展现思路,回避杂乱与晦涩
  
  所谓“思路”,就是你思考的线索,自然也是行文的线索。一篇文章要谈一个问题,肯定要从几个方面或多个层次来反映中心,你所谈的几个方面或多个层次是否围绕了中心呢?前后之间是否逻辑关系密切了呢?作文时,作者应明白无误地将思路展现出来,便于阅卷者快速领会和判断,简单说,也就像写作提纲或老师上课时拟文章思路的板书,使人一目了然。这样,表意也就到位了。
  如果在文章中用文字将思路彰显出来,一是老师能快速理解把握你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以及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二是自己也便于检查,避免混乱与晦涩。
  彰显思路可用如下方法:
  (1)文章主要意思拟用小标题明示。一般讲来,一篇文章总有几个方面、几层意思或几个部分,就可各拟小标题彰显出来。例如课文《荷花淀》有四个部分,可以拟四个标题“月下候夫”、“马庄探夫”、“归途遇险”、“迅速成长”,拟了这几个小标题,内容显得既集中又可分散,照顾到全文又保证了部分,全文思路明显,同时对突出文章主题也有帮助:妇女们走出家庭,在战斗中成长。又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中河南一考生的作文题目是《选择大学,我一生无悔》,小标题为“走进历史”、“寻访故园”、“融入自然”、“充实人生”,四个标题将自己选择的四个阶段、四种境界表现了出来。章节独立,全文连贯。
  (2)采用相同句式作领起,串联全文。写抒情类文章,这种作法常见。例如高中课文《我有一个梦想》后面部分,基本形式为: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又如本章第一部分所选例文《我想去流浪》一文,其基本形式为:我想去流浪,到欧洲的大草原。我想去流浪,到西班牙……,到法国……,到古罗马……,到非洲的撒哈拉。如此一来,段落分明,串联起来,思路明显。
  (3)采用起兴式的整句、排比句式及全文串联句作为开头(整篇文章的开头除外)彰显思路。句式整齐,有形式之美,感观之快,意思也表露无遗。例如,2002年重庆考生优秀作文《如果……》(考题是“心灵的选择”):
  ……
  如果,我是一块莹洁无瑕的美玉,我的心灵就只是那莹莹的洁白,如水晶般的清澈。(展开:写放弃的内容)
  如果,我是一枝梅花,“凌寒独自开”,我的心灵就是那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展开:同上)
  如果,我是一颗星星,遥遥地在天幕上,我的心灵就是我的眼睛,就是那微弱的光芒。(展开:同上)
  结尾:……我要像美玉,像梅花,像星星……
  
  三、文章主题要彰显,不能过分含蓄或隐晦
  
  “文贵含蓄,含蓄文章才耐看”。含蓄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考场作文只能提倡有限含蓄,不追求过分含蓄或隐晦。一是考纲里提到观点正确(当然首先得明确),再说,阅卷时间有限,老师来不及细细揣摩过分含蓄的本意,所以提倡主题彰显,避免好文未得高分的事态出现。
  彰显主题最有效、最简易可行的方式就是常点题。一篇文章,总得扣准话题展开。有时,作者思路打开,内容一多就可能使内容游离中心。出现这一问题不可怕,只要你于关键之处点点题,阅卷者一可理解,这是时间所限之误,不计其过,二是更多老师因自己时间紧、任务重的缘故,见到你多处关键之处的点题句,感觉你的文章一直是扣题而作,其他条件也满足,便是篇优秀作文。这并非说老师不负责,而是对有限时间内的指定话题文章的宽容,也是针对高考作文的一种特殊模式,多看优点,少看缺点。即使是优秀作文,毕竟和研究性作文不一样,讲的是相对优秀,如一块美玉,尽管有瑕疵,但瑕不掩玉。
  点题位置于何处?
  (1)全文的开头。尤其是议论文、抒情性散文,可于开头点题,有同学用题记方式点题,也不失为一种技巧。如果文讲曲折,开头用了排比、比兴或小故事引入,那么,第二段则必须点题。试想,几个排比,一个故事,文字上百了还未体现中心,让人捕捉不到你的基本观点,阅者就会怀疑这文章是否突出了主题,或认为你是堆砌词藻,只求文胜,不求质美。
  (2)文章的结尾。文章完成,卒章显志是常见作法。尽管前面点过,文末再点,既前后照应,又着意彰显,给人感觉,前后一贯,首尾照应,主题明显。切记,此时不能有意表现文采而故作含蓄或故弄玄虚,否则,会成文章的一处败笔,你的“摆显”显的不是水平,而是做作,扭捏作态。
  (3)中间文段的首尾。中间每个段落其实是文章的各个部分、各个分述层次,放于段落之首,相当于放于全段的中心一样,一则具有对文段的领起与管束作用,二则体现思路,体现要点,便于阅者把握。如文首无领起,则可放于段尾。首尾的区别在于放于首有领起作用,放于尾部有归结总结之意。
  ★作者单位:重庆市兼善中学。

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几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