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3期 ID: 420941

  

安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莫莉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出现学生安全问题,学生安全成为了学校重要的事务之一,学校在此前提下需要对学生普及一些有效的安全措施,所以,语文教学成为了对学生普及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运用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安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安全教育 小学 语文教学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兴事物的产生,人们的欲念增多,学生安全报道频出,国家在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的同时也提倡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和语文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和语文两者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但是语文有比较强大的描述功能,把安全教育融入到语文中也就是把生活融入到教育中去,最大程度上做到语文安全教育生活化。还可以把安全教育活动作为语文延展课来进行实践,不但提高了学生安全意识,而且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素材。
  一、学生安全教育概况
  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通过进行安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对危险的警惕,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出现的安全事故。安全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它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直观的体验,是对安全教育进行宣传最好的途径。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安全教育准则,有人认为,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把安全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安全教育进行了解并且对自身安全进行保护,最大程度上提升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安全教育的途径不单一,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教育,使教育方法生活化,运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进行安全教育的传达,从学生各个方面进行不同的教育和必要的训练,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安全意识,所以,需要通过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来提升安全意识。
  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安全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定性的标准,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他们对安全教育的定义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些欠妥之处,因此,不能对这种情况进行妄下结论。学生安全教育核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尊严进行维护,通过语文教学来体现出安全教育的核心。
  二、安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安全教育在生字读写教学中的渗透
  我国文字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文化气息,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生字时可以顺其自然地把安全教育插入到其中,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普及了日常安全知识,教师在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时也要把握好安全教育内容的质量。
  比如,教师在传授“灯”字时,让学生先认识这个字的读音和一些词组,在词组中体现出“红灯”一词,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说:“大家在过马路时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教师通过这种穿插式教学方式进行交通规则安全教育普及。再比如:在学习“警”这个字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我国火警电话是多少,学生会跟着教师的思路回答,不管回答错误与否,教师要对学生说:我国火警电话是119,如果出现火灾情况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
  (二)安全救护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普及,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对日常化语文模块进行细致地揣摩,从细节中找出对学生有利的安全教育。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遇到危险时很容易不知所措,所以,应用语文知识来提高学生日常的自我救护能力。
  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这篇文章描述了很多与地震有关的句子,其中有一段描写了几个儿童被地震埋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最后成功获救的段落,讲到这里,教师可以穿插一些紧急情况下的自我救护知识,告诉学生地震发生时首先不要惊慌,要及时到房屋角落处避让,以免被砸伤。
  (三)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培养
  由于小学学生身体和心理各个方面都还没有成熟,对外界反馈信息的真假不能进行正确辨认,这就很容易出现被坏人利用,所以,教师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必要的普及,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免受外界的各种不良诱惑,使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比如:学生在学习《乌塔》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很好地进行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传授。《乌塔》主要描写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到一个陌生环境中的事情,她在陌生的环境中所做的事情表现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说,这个女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引出自我安全防范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以提问的方式针对文章中小女孩独自出游的想法,用这种方式来引发学生对旅游中一些问题的思考,然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各自表达不同的见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四)安全教育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学生对活动非常喜爱,为了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文化知识,需要通过语文综合性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用不同形式的语文活动让学生融入到安全知识的氛围中,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竞赛、办安全知识手抄报等,丰富安全教育文化。
  三、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安全教育是小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我国科技取得了傲人的成绩,社会充满了诱惑,这种环境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必要实施安全教育,在最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得到很好的保障,身心健康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我国在2006年以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为主题的活动,这个活动主题可以告诉我们,学生的安全和教育两者同等重要,不能只重教育,轻视安全教育。小学生是这个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很多方面没有太多竞争的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身心各方面还不是特别成熟,在他们面对危险或者关系到安全的问题时,不能进行很好地处理,缺乏随机应变能力。从新闻中可以发现,学生被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比如,福建发生了一起学生被杀害事件、陕西省小学生被砍杀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给家庭和整个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后果。严重威胁着孩子的健康发展,所以,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与此同时,使他们关爱自己的同时,对家人和社会报以感恩的态度,懂得生命的价值。   (二)开展安全教育有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身心发展不单单指身体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指由外到内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从幼年到成年过渡阶段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应是积极健康的。我国教育原理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了必要的研究,研究范围主要是从童年到青年两个阶段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变化。在整个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的特征有很大差异,这个差异很好地解释了人在不同时间段需要面临的一些身心健康发展任务,比如,处在少年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趋向于形象化、具体化,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弱,这就使他们对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不理解的原因;处在少年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比较好奇,对大多事物总会问为什么,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增加了他们的安全意识。所以,在这个社会中,由于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开展安全教育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很多弊端提出来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和验证,证实素质教育在我国是可行的。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的核心,唯有把教育重心放到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中心才能使素质教育得到成功。素质在心理学中有一些专业的概念,想要使教育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提高素质是必要的,素质的提高不是仅凭书本上的一些知识就能得到提高,更多的是让学生自身和社会两者进行融合来不断深化。安全教育也是提高素质的一个大的方面, 它是提高自身能力和自然发展的基础,是素质的必备条件,所以,安全教育的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学生安全教育强调的是通过安全教育来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使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现在这个社会处于病态的社会,有太多的东西被扭曲,比如,治安问题、心理问题等,需要学校引起重视并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安全提出保障。
  结语
  由此可以看出,安全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有比较大的效果,安全教育的渗透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义务,在对语文知识进行研究的同时也要留出一片位置给安全教育,最大程度上通过此教育避免安全隐患,使学生有一个快乐的学生环境。学校应当把学生的安全放到日常工作的第一位,进行语文安全教育渗透的同时,还应当开展一些课外法制活动来巩固学生的安全意识。语
  参考文献
  [1]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2]刘文韬.学校安全教育规划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3]王秀明.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陈慧萍.中小学安全教育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孙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安全教育[J].考试周刊,2014(24):42.
  [6]庹先德.安全教育的“语文范儿”[J].平安校园,2014(13):72-73.
  [7]赵爱玄.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几点做法[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02):57.
  [8]蔡海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J].新教育,2010(Z1):111.
  [9]陈正树.安全教育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J].语文天地,2008(04):49-50.
  【本文为:1.海南省小学与幼儿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编号:HNSK(ZX)14-171);2.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规划课题—《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编号:HNSK(ZX)14-171)】

安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