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3期 ID: 420906

  

论澳大利亚文学的多元化创作研究

◇ 季戈宁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澳大利亚文学逐步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具体表现为别出心裁的创作技巧与叙述模式,以及新颖的语言表述。在这种百家争鸣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文学由传统的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发展方向。笔者主要从澳大利亚文学创作流派多元化、文学创作内容多元化和创作表现手法多元化三个角度分别论述。
  关键词:文学 小说 文学创作 多元化
  引言
  文学是对社会的一种反映形式。澳大利亚的文学创作也离不开其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了澳大利亚文学的特殊性。读者在阅读澳大利亚文学作品时,通常会感觉到澳大利亚文学的平淡无奇。这种看法不是某一个人的看法,而是很多读者都会有的想法。只不过,具体来讲,澳大利亚的平淡之处只是其情节过于平淡,但是说其语言平淡枯燥却是说不通的。这是很多学者经过反复研究之后发现的,是所有从事澳大利亚文学研究教学的同仁们的一致共识。众所周知,澳大利亚小说相比于欧美小说,成熟性与造成的文学影响较弱。这是由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与欧洲较远,地缘因素造成澳大利亚小说很难被读者立刻接受。其实,澳大利亚小说与英国小说相同,都是欧洲文艺所延伸的产物。但是艺术发展形势被澳洲周围的大洋所阻隔,没有能够与英美等主流西方文学发展同步,滞后的文学发展阻碍了澳大利亚文学的传播。
  一、文学创作流派的多元化
  澳大利亚文学体系中主要分为两个文学流派: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特别是在早期移民时期之后的时段里,涌现出如作家马库斯·克拉克、亨利·金斯利、罗尔夫·博尔特沃德等中早期“移民小说派”作家。这些著名作家的主要作品反映了生活在黑暗而艰苦的早期牧场的现实生活。这些小说虽然均富有传奇色彩,但是现实主义流派已经逐渐成型。澳大利亚在形成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的现代主义才逐渐成为主流文学风格,特别是在众多著名的长短篇小说、戏剧、诗歌等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时期。逐渐取代了长期以来占据澳大利亚文坛重要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成就了澳大利亚小说的第二次飞跃。在此过程中,澳大利亚文坛巨匠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改变了澳大利亚文学的创作思路。他将风靡欧美大陆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引进到澳大利亚,并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最终构成了影响全世界的“怀特派文学”。帕特里克·怀特的作品富有象征性与“意识流”特色,不论是1939年发表的《幸福谷》,还是在1987年发表的《三支不平静的乐曲》,都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欧美现代主义流派对澳大利亚文学的深入影响,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反映出了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具有较为深刻的历史意义。
  由于欧洲文学创作对澳大利亚文学影响深远,伴随着澳大利亚成为移民大国,在此时期内澳大利亚文学融合了移民文化的观点,发展并形成了新的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文学”。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流派小说中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变形、立异、怪诞等,所以该流派的小说又统称为“荒诞派”。荒诞派受到了欧美流行的荒诞戏剧的影响,此剧是法国著名剧作家伊·艾勒斯科在1950年针对戏剧的特点来命名的。荒诞剧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剧情较为荒诞、异想天开。人物本身形象也较为夸张。主要通过人们意想不到的描写手法对真实的生活进行讽刺与描述,大多数荒诞剧都通过荒诞的手势以及滑稽的动作来向人们传递信息。1990年以后,澳大利亚进入民主主义时期,澳大利亚小说形式与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一趋势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澳大利亚短篇小说大家亨利·劳森等一批作家,在特殊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亨利·劳森对澳大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作家的作品已经能够构成独特的文学风格,摆脱了前期对欧洲文学写作风格的模仿,奠定了澳大利亚文学创作风格的基础。
  除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澳大利亚小说界当中还有一种汇集众多特色的“无名流派”。主要集中于新旧流派革新换代时期,澳大利亚文学家对文学特色的探索成果,与传统写作手法有所区别。无名流派的代表作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麦卡洛的小说《荆棘鸟》,该作品主要反映了爱情纠纷的传奇小说,在该部小说中,作者将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精华进行融合,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将小说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以及主线描述得淋漓尽致,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复杂多变的感情生活,可读性极强。所以,澳洲小说界流派可以说是博彩纷呈,文学评论家对于各个流派的评价虽然不一,但是均一视同仁。不同文学流派风格迥异的创作表现形式,其评判标准以文学作品的好坏作为唯一准则。因此,这种各种文学流派并存的发展模式促进澳大利亚文学的不断进步。
  二、文学内容的多元化
  当代澳大利亚文学内容已经突破了以往仅对乡村景物于生活的描述,跨越了写实主义给澳大利亚小说的束缚。将当代澳大利亚小说仅从单一的丛林自然镜头转变到多镜头的描写内容。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小说将取材的重点向城市生活与景物转移,从而改变了以往对农村单调生活的描述,使小说富有多样的创作素材。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主要包括怀特、穆尔紊斯、艾尔兰、卢里等,他们的作品素材都是现代人的城市生活一点一滴中挖掘的,折射出现代人多彩的生活。特别是怀特的著名作品《生命之树》就根据现代人城市生活来抒发对城市生活的种种无奈,进一步展现城市人内心深处的彷徨与迷茫。
  作家怀特在写作风格上与多数澳大利亚作家大相径庭,无论在句法或用词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澳大利亚文学领域影响深远,他认为现实主义的小说远离艺术,而小说应该提高生活,给人以启示,不应只记录人们早已熟知的事情。中期撰写的小说《战车里的骑手》和《实形的曼达拿》不以情节取胜,而着重人物的塑造和心理刻画。深入地描写了自从主人公追寻城市生活以后的种种见闻,深刻地反映出城市人群内心孤独与迷茫的社会现象。通过对人物的剖析,深入探索人生的真实含义。当代著名作家马鲁夫也撰写了与怀特《一杯茶》风格一致的著名作品《空空的午饭盒》,这篇短篇小说具有现代演讲小说的特色。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城市的楼房中看到站在草坪中一名英俊潇洒的青年人,外表酷似已经去世的儿子,引发了主人公对过世儿子的思念之情,刻画了一系列的主观幻想画面。还有新派小说家舍卡墓斯常采用倒叙的艺术描写方式撰写了短篇小说《地板上的聚会》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中刻画了一名搬到另一个城市的年轻人史蒂夫举办宴会的场景。由于主人公缺乏经验举办的宴会不顺利。但是史蒂夫仍然对宴会非常满意,这是因为通过宴会史蒂夫能够感受到城市生活中缺少的幸福滋味。宴会散去后史蒂夫独自坐在大厅中回味宴会的心理让读者身临其境,此篇小说对西方的城市年轻人心态把握得非常精准,对心态的描写也是细致入微。此外,澳大利亚文学还包括反映欧洲社会的百姓生活等,有些小说甚至还涉及到一些著名的亚洲国家的民俗风情。由此可见,澳大利亚小说创作内容具有多元化的显著特征。

论澳大利亚文学的多元化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