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5年第3期 ID: 420927

  

论宋代诗词中的体育活动语言描写

◇ 叶向东

  摘要:宋代诗词佳作中描写活动场景相关的文献颇多,例如《太平御览·艺经》《宋史·礼志》,以及宋代文人笔记等文学资料。在这些文学典籍中以体育场景描写做为创作题材的诗词作品比比皆是,文人墨客对这类场景的细节描写不仅使今人领略其文学风采,而且为我们展开了宋代社会盛景的画卷。本文基于宋代诗词文献,从宋代诗文中对活动语言描写的角度分类进行论述。
  关键词:语言描写 场景 文学研究 宋代诗词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活动语言描写概述
  在古代文人的文学作品创作中,诗词篇章框架的结构构建相对有例可循,但对细节的语言描写却容易被忽略,细节语言是作品的灵魂,流传千古的佳作都离不开出彩的细节语言描写。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对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这样评价:“无论一个细节——场景、性格、情节多么奥妙美丽,假如它不是为了最完善的表现作品的主题,它对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有害的。”由此可见,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作品的灵魂。文人对细节进行细腻的描写,在文学作品当中所塑造的主题就会更加地饱满,该作品就更能够突出文章反映的主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节描写对整个文章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佳作和文献中,关于体育活动作品的记载异彩纷呈。历代笔记如《东京梦华录》等,反映古人开展各类活动的场景。在诗词鼎盛的唐宋朝代就有大量反映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杜甫《清明》:“十年跳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以及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等。在宋代各种笔记、宋词、散文中有以不同文学手法描写各种民俗活动的场景。明清小说中也有大量的反映民间活动的内容,如《红楼梦》中对放风筝、象棋、围棋等活动都有描写。《水浒传》中也有记载双陆、毽球、击球等活动场景,如第二十五回表现女子对秋千的喜好“月娘春昼打秋千”,也有对武术与拳击场景的描写,这些都是珍贵的文献资料。从这些文学作品的描写中,我们了解到古人活动的丰富多彩以及各类活动的发展盛况。由此可见,在历代文人的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都有这类题材的踪迹,以下从细节描写的视角下对我国古代体育文学作品进行分类解读。
  二、从宋代诗文中体育场景的文学风采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唐宋诗词一直是被公认的文学代表,象征着我国古代文学的高峰。获此殊荣的原因除了诗词在文学创作上的精湛与成熟之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在这些作品中涵盖了当时社会的整体盛况,将古人的日常生活描绘得全面而深刻,因而这些作品除了文学价值便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其中,宋代的诗词作品中记载日常活动的文学文献颇多,例如像史书的《宋史·礼志》、《太平御览·艺经》, 以及宋人笔记等文学文献存世至今的颇多。在宋代诗文中,以体育场景活动为创作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通过对这些文献中诗人对这些场景的描写,使得今人不仅领略其文学风采,而且可以对宋代社会的盛景管中窥豹,以下分几个部分试作论述。
  在宋代,马球这种活动的诗文描写较为多见,是较受欢迎的球类活动之一,通过文人墨客的详细、通真的诗文细节描写,使得今人仍能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激烈与紧张。例如在名篇《汴洒交流赠张仆射》这部作品中,“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 击鼓腾腾树赤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发难得巧意气粗, 欢声四合壮士呼。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这不仅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球场英雄,同时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狂热的竞赛画面。“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为了赢得比赛,选手们在马背上聚精会神、跃跃欲试,场上人员英姿飒爽的人物形象悄然浮现于我们的脑海里。而对于比赛者的球技在这首诗中也有描写:“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纹黄金羁。侧身转臂著马腹,醉雳应手神珠驰。”诗人用极其细腻的文字再现了古人高超的击球技术,随着环环相扣的细节描写为我们打开了一场振奋人心的马球活动场景。此外,蹴鞠在宋代也十分盛行, 在许多宋代文学作品的文献上都有记载,是文人墨客常见的创作题材,在宫廷中就常进行比赛的场景诗词描写,进而有关蹴鞠的古代文献随之产生。例如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说郛》汇集秦汉至宋元名家作品, 汪元程著《献鞠图谱》,这部文学作品曾经被编入其中,后来又被编汇到《古今文献集成·艺术典·蹴鞠部》中去。
  宋代诗文中描写较多的节令活动是龙舟赛事,如在名篇《竞渡曲》中,作者为我们描写了宋代精彩的龙舟竞渡场景,细节之处展现了宋人习俗与民族精神。诗中云:“蛟龙得雨香银动,嫦嫂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赛翠韩,揭竿命爵分雄雌”,这四句诗文是对龙舟竞渡场面的生动描写,只见河中的龙舟犹如蛟龙般灵活迅猛,龙舟上的选手奋力划桨来揭竿争雌雄,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与龙舟赛事相呼应的是“水秋千”活动,在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详细的记载“……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献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事实上,“水秋千”是一种宋代的跳水活动器械,是跳台、跳板的原型。此外,拔河也是一种在宋代流行的节令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为了祈求丰收的活动,寓意五谷丰登。在佳作《观拔河俗戏》的“预期年岁称,先此乐时和”诗句中记录了这项活动,场景盛大、壮观。这些文献使今人能够领略到宋人在这些活动中对生活所寄予丰收的美好愿望。
  关于休闲娱乐活动的描写,在宋代诗文篇章中也尤为常见。早在宋代之前就象棋活动已经存在多年,到了宋代是开始规范化的重要时期。宋代文学作品晃补之的《广象戏图》、尹沫撰写的《象棋》、司马光的《七国象棋》等都是针对象棋活动的文学文献。李逸民收集了当时南北宋的棋谱、棋论等内容,编辑而成《忘忧清乐集》,不仅是文学佳作而且对研究宋代历史提供参考。此外,在宋代颇受文人墨客青睐的活动是狩猎,经常外出射猎并挥墨作诗来描述狩猎的场景。在《出猎》中:“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描写了活动队伍的盛大。“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则说明了举行这一活动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为通过这一活动,更好地深入了解百姓生活。在这些文学典籍中,文人墨客对这类场景的细节描写不仅使今人领略其文学风采,而且为我们展开了宋代社会盛景的画卷。   此外,宋朝时期的休闲活动同样丰富多彩,其中射箭、角抵、舞蹈等活动诗人们也有所着墨,为宋人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文学色彩。在宋代,射箭已发展为一种常见的社会风俗活动,就连宋代一些女子也青睐这一活动。例如在《哀江头》中就描写了宫廷女子射箭的场景,从文中“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冀”使得今人就在脑海里勾勒出这位女子的飒爽英姿。宋代诗词中描写舞蹈活动的佳作比比皆是。到了宋代,舞蹈逐渐演化成一种表演、欣赏的活动,在文人柳永的《柳腰轻》中:“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珮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以及诗人张先的《天仙子》中“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这些佳作篇章都为我们描绘了宋代女子的舞蹈场景,细腻的描写语言使这个作品显得更为生动并充满活力,勾勒出人物曼妙与娇烧身姿。此外,对儿童的活动场景也有描写,儿童的一项颇具娱乐性的节令活动是放纸鸢,这项活动需要奔跑疾走、举释牵引等,大人们在一旁一边观赏一边闲聊。在《观村童戏溪上》中 :“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描写了放纸鸢的场景,诗人针对儿童放纸鸢时极具趣味的细节动作进行描写,这一儿童形象更加饱满,充满童趣。由此可见,宋代流传至今的经典篇章中记录着中国古代活动, 描绘了宋代的民间场景,这些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成为宋代文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同时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状况与风采。在宋代的文学作品中,仅是反映各类活动的场景就数不胜数,其中更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给今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些活动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节令体育活动、休闲娱乐活动等。我们通过对古代文献中描写体育活动文学的佳作进行研读,不仅有利于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而且还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有利佐证。从这些栩栩如生、行云流水的诗文细节描写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这些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的多姿多彩,而且还从中体会到宋人刚健活跃、洒脱康爽的民族精神。宋代诗词佳作就是珍贵的文学资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宋代。因而,这些宋代文学作品具有了重要的意义,是宋代盛景与文学风采的辉煌呈现。语
  参考文献
  [1]司马贞.史记索隐[M].北京:中华书局,1997:143
  [2]王鑫.简评宋词中词调与节拍的关系[J].语文建设,2014(21).
  [3]尤表.全唐诗话.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2:207-234.
  [4]张娜.文学视域下的宋代形象表意文化研究[J].语文建设,2013(27).
  [5]刘秉果.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运动[J].文史知识,1993(8):29-35.
  [6]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95:143-146.
  [7]张福洲.柳永婉约词风的谐婉音律解读[J].语文建设,2014(30).
  [8]齐豹.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活动考究[J].语文建设,2013(32).
  [9]陈洪娟.谈《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婉约风格[J].语文建设,2013(34).

论宋代诗词中的体育活动语言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