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几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中的阅读题,从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阅读在中考试卷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大多数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阅读的教学,从中考试题及出题者的命题意图看,我们可以从试题中所给的分值,总结答题的技巧,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进而提高阅读得分率。
一、看分值和读标点得分
如: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二)《“世界屋脊”多宝藏》(说明性文体)中的第16小题,为什么说西藏是一座“天然植物博物馆”?(2分)原文段落:西藏还是一座“天然植物博物馆”。西藏林木树种繁多,其中很多树种是有极高的科研和开发价值。西藏的药用植物有1000多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70%,其中很多都是名贵珍稀种类,如冬虫夏草、贝母、雪灵芝、天麻等。
此16题分值为2分,我们分析答题要点可能是一点2分,也可能是一点一分,然后结合原文段落看,此段标点一共是三个句号,也就是三句话。去掉干上的一句话,剩下两句,再看这两句是两个方面,由此确定,分值应该是一点一分,然后确定答案。所给答案:西藏林木种类繁多;药用植物种类多。再如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话说地震》中15题,请根据文意,简述简述地震产生过程。(文段略)其赋分方式,也是一点一分。
二、看分值读提示语得分
如辽宁省十二市语文试题阅读(二)《女教师的47个吻》中的16题,你认为查老师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此题要结合全文对查老师的描写来答。(文段省略)此题分值为3分,那么我们分析可能是三点。即要答出三种可贵的品质,再看题干中的“哪些”一词,提示很明显,也就是要点不只一个,如果我们抛开文段去想老师的可贵品质,也能答上一二,做题时还是结合文段去答更万无一失。此题答案为:善良、热爱学生、尽职尽责、不图名利。答出三点即可,而且所给答案的要求也是这样。
广州试题《戴套袖的孙犁先生》中第17题,在“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中,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6分)题干中的提示语,三次见面三件事,可能是三点,每点2分,而题干中的提示语“分别”,那么传达了每次见面又不止一件事,这样确定每一大点中又有两小点即两件事。这样的思考便于我们找到答案。
(文段略)答案为:第一次,捡豆子和询问“我”工作、写作情况;第二次,准备糊窗户缝和向“我”证实自己的衰老;第三次,写作和众人聊天。
三、看分值加识记得分
如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三)《珍惜“有效期限”》23题第二问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此题分值为3分,我们平时要识记的常见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识记了这四种论证方法,我们只要排除一个即可。
再看原文段落: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父母可以陪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儿无法在多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此题答案: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四、看分值揣意图得分
如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二)《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中的8题,文中的“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什么?(5分)此题两问可以分成2分和3分,那么究竟哪问是2分?哪问是3分?我们揣测一下命题人的出题意图:如果特点是3分,那么就要有三点,则写作意图就是2分;反之亦然。我们先在文段中看能否找到三点,读文确认,再看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分析来看是对比,对比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什么,这样看来,答出了对比1分,再答出作用又是1分,由此推断,特点是3分,这样题就应刃而解了。所给答案:弯腰曲膝、软弱无力、消极生存。(3分,答对1点计1分)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在于将小枣树与杨木桩的环境条件、生存状态形成鲜明对比(1分)突出杨木桩的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特点。(1分)
五、看分值读标志语
如桂林省中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二)《节约是自然界的神圣法则》中第19题,请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植物的生长是如何遵循“节约”法则的?(4分)4分的分值,可能是两点,也可能是四点,读原文段落看有标志性的词语。“另外”一词,所以应是两点,一点2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原文段:稻秆和麦秆等植物都是空心的,其实妙就在于用最少的材料取得最稳定的结构。草本植物在风力和果实重力的作用下,秆子会发生压缩、扭转和弯曲,从材料力学的角度分析,实心圆截面秆子和空圆截面秆子在外径相同的条件下,两者具有相同的抗扭和抗弯能力。显然,植物长成空心秆有利于将攫取的营养集中到果实上来,同时也缩短了生长期,这不是绝妙的生长方法吗?另外,我们常见的葡萄,杨梅等都是圆球状的,这是因为建造圆球形物体所耗费的材料最少,而容积却最大。
以上总结的一些解题技巧,希望能为那些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作者单位:黑龙江青冈县迎春中学(15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