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文教学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了近几年中考作文的主旋律。那么,作文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呢?我个人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角度新,选择最佳角度,使文章有新意
曾经看过摄影师选镜头的情景,他们从来都不匆匆忙忙地拍照,而总是变换各种不同的方位,反复试镜头,只有选定最佳角度时才按下快门。这样做的原因是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都有复杂性,从不同的层面、方面、角度可以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道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同样是面对夕阳,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朱自清“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同是一棵玫瑰,有人就赞美它的“花”如何鲜艳,而有人则指责它的 “刺”如何讨厌,还有人说它的“花”如何软弱,而“刺”如何刚强。因此,我们提倡发散思维,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的各个角落,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找出文题或材料的重点,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了新意。例如,面对“○”这个话题,可以引伸出下列内涵:
1.圈套。可以叙述生活中别人给你或你给别人设下的一个圈套。
2.怪圈。例如,农村存在着不遵守计划生育政策,越生越穷的怪圈;学生中存在着学习成绩越差越自卑、越自卑学习成绩越下降的怪圈等。
3.烟圈。故事可以这样写:爸爸烟瘾极重,身体越来越差,每当看到他吐出的烟圈,我就仿佛看到一条绳索,正紧紧勒住他的喉咙。
总之,只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思维活跃,立意的天地会极大地拓宽。
二、选材新,不落俗套,不走相同路
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同样,佳作华章也须用材料来构建。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文选材应当与时俱进。隔夜好茶不好喝,干花不如鲜花美。有些材料人人皆知,当同学们就同一题目写作文时,许多人往往会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些材料。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只有材料新颖独特,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陕西中考作文题的提示语中有一句是“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在备选的三个题目中有一题是“听 我真 ”,不少考生在前一条横线上填上具体的歌曲名,思维流向单一,雷同卷很多。而有一位考生将“校园歌曲”作为变异点,说那“飘洒缠绵”的春雨是一首没有乐谱的“校园歌曲”,于是拟出了“听雨,我真陶醉”这样的佳题,令人耳目一新。再如,湖南省益阳市的一次中考题目是“以‘关心’为题,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很多考生都跳不出“叙写‘关心’者之美德,抒发被‘关心’者之感激”这一窠臼。而有一位考生却别出心裁,由众人为一个满月小孩起名的关心,引出一位被人漠视、歧视的老人(小孩的爷爷)的悲惨故事,家人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对比鲜明,反映了很有社会意义的深刻主题。这样的构思,赋予题目以更深广的内容,给人以思考,新人耳目。
三、结构新,打破旧有程式,突显亮点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当新的内容需要新的载体时,形式的创新成为必然。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近几年来,中考作文的形式创新技法,使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现采撷如下:
1.日记体
日记层次分明、过度简便、感情真挚,用在考场作文中,易获高分,一考生以《都是考题惹的祸》为题,用三则日记展开,分别写“教室里老师刻薄的批评”、“寝室里同学恶意的讥讽”、“家庭中父母粗暴的责骂”。且三则日记巧妙运用 “小雨”、“大雨”、“暴风雨”、来暗示情节发展,传递作者心情,布局巧妙、感情真挚。
2.几何证明式
安徽省中考作文曾以“掌声”为话题,有位考生以《一道关于“掌声”的证明题》为题目,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几何证明题中。文章开篇即介绍两项内容。已知: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尤其,当一个人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无法经受考验时,更需要掌声。求证:遇到困难与考验时的掌声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斗的动力;给人以一颗永不言败的心。中间的证明部分写了两件事,作为证明的根据:一件是因为“掌声”,“我”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一件是写“我”参加校运动会长跑,因为有“掌声”,“我”才最后跑完全程。最后,以“所以命题成立”收束全文。
3.电视直播式
重庆中考作文的话题是面对“批评”和“表扬”。有位考生拟题《“交流”栏目的一次直播》,模拟电视直播形式展开叙写,全文采用“支持人——采访一——采访二——教授点评——主持人小结”这一纵式结构,完全符合电视节目直播的要求,这样面对面零距离电视直播的表达形式,成为演绎文旨的理想载体,使人耳目一新。
4.设置小标题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还会给你带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校园几何》以“点”、“线”、“面”、“体”连缀成篇,讲述了刚进校门的“我”以“点”的形式存在,是孤独无助的;结识朋友后,组成了欢快无比的“线”;运动会上我班获胜,构成了成长中的“面”;我班代表全校出征,其他班为我班服务时,意味着已经合成了成熟的“体”,达到了最高境界,真是一部奇妙无比的“校园几何人际说”啊!
除此以外,作文形式的创新,还有诸如网页浏览式,庭审记录式,答记者问,书信,演讲等。
总之,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意识地走出封闭的牢笼,打破程式化的束缚,放飞自己的思想,放飞个性,用自己的真实笔触,擅长的形式,独特的视角,表达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出新鲜活泼的文章。作文一旦被注入创新的角度、创新的内容、创新的结构,即使没有名言名句的堆砌、华丽词藻的铺陈,朴实的文字同样也能蕴含耐人寻味的内容,同样也能让文章文采飞扬。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2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