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中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面对同一个受害人和同一只狗的情境下,围绕着狗是否是“将军家的”而把自己的态度变来变去,彻底暴露出一副可恶的“变色龙”嘴脸。他对狗的称谓变换是其卑下人格的真实写照,他的变色行为证明,他自己也是一条狗,一条搜刮民脂民膏的“走狗”。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从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对狗的称谓变化上,看到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善变”性格和丑恶本相,但很少有人推敲这六种称谓在内涵上的讽刺意味。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对同一条小狗的不同称谓,实际是他的自画像,作者这样安排奥楚蔑洛夫对狗的六种称谓,并非随意而为,而是蕴含深刻讽刺意味。无论是对狗进行贬称还是褒称,都是在入木三分地刻画奥楚蔑洛夫的人格画像。这种“明里称谓狗,暗里自画像”的构思,使《变色龙》的讽刺艺术更加让人倾倒。
“这多半是条疯狗”——疯狗像
奥楚蔑洛夫自画“疯狗像”,这“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黑暗统治下,军警宪兵横行霸道,市场里四处乱蹿,穷凶极恶,连“醋栗”都能没收,以至“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门口连一个乞丐都没有。”奥楚蔑洛夫们可谓“疯狂”。其次,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而装腔作势,时而冷汗淋漓,但终究不能“坚持正义”,秉公办事,而是“乱咬”受害者赫留金一口:“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这么魁梧!你的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疯狗是要乱咬人的,特别是“遇见穷人就狂咬”。奥楚蔑洛夫的言行证明了自己就是一条“疯狗”。更何况“奥楚蔑洛夫”这个姓名本身就有“发狂”“失去理性”的“疯癫”之意,通过这个名字,读者会产生一种“这个人神经不正常”,活像疯狗的感觉。
“完全是个下贱坯子”——贱狗像
奥楚蔑洛夫称狗“完全是个下贱坯子”,这既画出了自己的“形”——下贱像,又刻出了自己的“种”——奴性,“形神兼备,境界全出”。奥楚蔑洛夫新为警官,尚未攀得上一个“主子”,寻找到一个稳妥的“靠山”。急于寻找“主子”“靠山”的他当然是下贱的。他要随时摇尾乞怜、表露忠心,呈现奴才的嘴脸,以求权贵的怜悯、欢心和收养。如果寻找到“主子”,他更会一切维护“主子”利益,一切听从“主子”使唤和驱遣,忠心耿耿效命“主子”,这当然“完全是个下贱坯子”。警官奥楚蔑洛夫已丧失了做人的良心和尊严,他围绕着狗的主人是谁这个问题,唯心地变换自己的态度,出尔反尔,让人陡生厌弃之心,他的身躯是个“下贱坯子”,他的品格是个“下贱奴才”。
“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名狗像
奥楚蔑洛夫虽然是个小警官,但自诩一旦被某权贵某“主子”收养器重,便可派上大用场,狗仗人势,施展凶狠手段竭力效忠“主子”而成为名声显赫举足轻重的“大帮凶”,成为名贵之人。一开始,他听赫留金申诉后,立即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式,把养狗的老爷叫“混蛋”,大有“敢把皇帝老子拉下马”的势头,眼前这位主持正义的警官,在老百姓的心中是位好官,为民作主,除暴安良。在那时的俄国社会,这样的“名贵”之人让老百姓难忘。然而,他得知狗是将军家的狗时,他让叶尔德林把狗带到将军家去,还说这狗是他找到并派人送上的。这种献媚讨好的“名贵”之人讨“主子”欢心,又让权贵也刮目相看。奥楚蔑洛夫过于关注狗的“名贵”,证明其人生追求至高是做一条“名贵的狗”。
“这是条野狗”——野狗像
奥楚蔑洛夫一心想向上爬,虽极尽投靠攀附之能事,但还未能攀附上将军这个权贵,尚未得到将军的“认可”而成为将军的“家狗”,甚至连将军家的厨师也不“认可”这条“家狗”,所以自己还得忍气吞声,随声附和,“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不敢有所顶撞,恐怕断了攀附之路。奥楚蔑洛夫自画“野狗像”,证明自己尚未“投主”,但凭他的用心攀附,一定会由“野狗”而一跃成为将军家的“家狗”的,这正好也提醒将军,不要错过把一条野狗收养成为“家狗”的机会。这也提醒读者,奥楚蔑洛夫虽为无主野狗,但却有着仗势咬人的劣根。
“这小狗还不赖,怪怜俐的”——猎狗像
奥楚蔑洛夫说狗为“怪怜俐的狗”,人与狗直接对话,活画出他的狡猾和“猎狗像”。他是狗中之王,他的“伶俐”表现有两点。一是聪明。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复杂多变的形势中,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举手投足,唯利是图,媚上欺下,左右逢源。二是机灵。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奥楚蔑洛夫“灵活机动”、“尽善尽美”地处理了关系着自己前途和命运的“狗咬人”事件,让统治者毫发未损,真正尽到“猎狗”的职责。奥楚蔑洛夫在事件现场,巧妙地向将军哥哥讨好、献媚,借将军哥哥这座桥梁攀附上将军这个权贵,猎取到了效忠的“主子”。这样一条“猎狗”,可谓是“伶俐”透了,“聪明”极了。
“好一条小狗”——走狗像
奥楚蔑洛夫仅仅是沙皇豢养的、握有小小权柄、干着没收勾当的无数“走狗”之一员,他的命运被更有地位和权势的上层人物掌握。因此,就连“狗咬人”这样小小事件,他自己也不能依据实际情况处理,而是慎而又慎地变来变去,要不然就会大祸临头,就会丧失做“小狗”也即“走狗”的权利。文中描写他一脱一穿大衣,是很好的例证,奥楚蔑洛夫是一条多么可怜的“小走狗”。但是,从奥楚蔑洛夫的性格和处理“狗咬人”的事件结局来看,奥楚蔑洛夫又比那无数的“小狗”命运好多了,他真是“好一条小狗”,其走狗画像令人印象深刻。
除以上提到的奥楚蔑洛夫六幅画像的讽刺艺术外,小说《变色龙》还在标题、人物名字以及局外人等几方面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总之,奥楚蔑洛夫是古今中外生活的“模特儿”,具有典型的意义。这一形象讽刺了人类社会中哪些吹牛拍马,迎合权贵,转向变节的人们,成了一切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玩弄心机,耍两面派这类人物的“代名词”,人们便把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叫作“变色龙”。这种代名词已经随着讽刺的深刻性而家喻户晓,名流万载。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22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