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爱好是求知的至高境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创作热情呢?
一、触动心灵,激发兴趣
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语文重视作文。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是最有效的动力,它是启发自觉性的最好因素。因此,开学之初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常采用趣味谈话跟学生谈为什么要学好语文,为什么要写好作文。
谈话时,我让学生对以下几种情况作出选择:陌生人初次见面,到一个新单位去面试,工作以后写总结等等,是做数学题目显示自己聪明呢,是用英语对话表现自己英语学得好呢,还是用中文说几句得体的话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呢?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第三个答案。是的,语文,就是说话,就是口头作文。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用到,不会讲话怎么行?不会作文怎得了?接下来,我也会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作文在中考中的重要性: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语文成绩,直接影响中考升学。
其次是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创作思维如何才能“激活”?我认为,从“随意写”开始激活。要求学生每天记日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写长就写长,没话可讲就写短,尽量写出心里话。尽管去写自己不敢写的;写自己不便写的;写自己不好写、不容易写的。即使写得乱七八糟,老师不会公开、也不会批评。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同学们的思维就 “活”了起来,放心地去写,高兴地写,大胆并敢写真话,这才是生活的真实。因而我告诉学生,日记,天天要记;手不写会变拙。因此,随笔、读书笔记、剪报、周记必不可少。练笔形式不限,随情而定,随意而行,让学生由“我怕写”到“随意写”。目的是诱发学生兴趣,走出写作的第一步。
学生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勤练不辍,初中三年下来,作文水平定会得到提高。
二、找出闪光点,唤起兴趣
如果我们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学生的随笔和作文,你会发现,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平时,我会以准确简练的语言评价学生当天的日记,及时归纳总结一段时间内某些学生的文章风格,并摘要范读,来点评日记,不遗余力地肯定他们的优点,褒扬他们的进步,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好文章,怎样才能写好文章。这样,受到鼓励后,学生的热情高涨,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班上掀起了一股争先恐后的写作热潮。如此下来,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自然会消失,拿起笔写心里话的习惯养成,写作文便成了家常便饭,绝无难度。表扬是最好的评价,鼓励是最好的动力。
三、情感交流,延伸兴趣
对学生习作及时评估、及时反馈可以使对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调整思路。平时的日记,我会及时批阅并及时评讲。有时,学生对我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我的帮助,我也都能及时解决。因此,不少学生把日记当成是倾诉烦恼、发泄不满的心灵栖息地,我则把它看作是师生思想感情交流的平台,及时找他们谈心,进行心理疏导,或在日记上很诚恳地写上我的看法、意见,或表现我最真实的情感。
一次,我在班上评点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归纳了她的一贯风格之后,我送给她“未来作家”的称号。一位同学当晚就写了一篇题为《不是滋味》的随笔交给我,文中流露出淡淡的失落。我急忙以调侃的语气给她写了一份评语:鲁迅式的辛辣变成了李清照般的多愁与善感!是意识到自己“英雄不再”,还是怨恨现今“新人辈出”?无论天地万物如何变化,你永远是我欣赏的笔锋犀利、见解独特的“这一个”,知道吗?
这样的点评,沟通了师生情感,让学生由对老师的信赖,转化为对作文的热情,从而,延伸了写作的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教者的短短几句点评,就赢得了学生的心,何乐而不为?
四、抓住热点,促动兴趣
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写作素材。感受生活,捕捉瞬间;观察生活,留心细节;积累生活,丰富阅历;提炼生活,升华情感。因此,关注生活,传达信息,寻找契机,激发灵感,成了我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一个重要举措。
“5·12汶川大地震”时,同学们一篇篇和着泪水的日记,一行行洋溢爱心的文字,就是在感受生活,触发灵感的最好见证。至今还记得一篇《老师们,你放心走吧,有祖国
在》和《老师——英雄》两篇文章,歌颂汶川大地震中为保护学生不惜牺牲生命的老师们,全班同学听了,无一人不落泪。那段时间,大家激情迸发,感动、感恩……挥洒成文,我们的写作进入到情感抒发的高潮。同学们用生花的妙笔讴歌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战士们,感谢他们用热血和用生命为灾区同胞带去了生的希望;有感谢国家领导人的:《温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有感谢白衣天使的:《谢谢你,白衣天使》;有写给地震中遇难同胞的:《给天国的一封信》……礼赞民族脊梁,弘扬民族精神,痛悼遇难同胞,抒发爱国情怀成了我们心灵的主旋律。
五、增加阅读量,提升兴趣
大量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激发人的情感。因此,学会欣赏文章,养成读书习惯,既是积累知识,积累智慧,更是积累情感。注重文学素质的培养,将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应该是作文教学的永恒话题。关键是如何结合,我认为,除了平时的课堂教学有意渗透外,还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其一,赏识读书,培养情感。其二,广泛阅读,正确引导。其三,做好笔记,丰富内存。“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多读书,勤动笔,读写结合,是提高人文素质、升华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大语文教学培养“既能出口成章,亦能下笔千言”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将令我们终生受益。
作文教学只有从唤起、激发、延伸、增强、保持、升华学生写作兴趣开始,做好基础工作,学生作文才会有效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夏集镇郭桥初级中学(22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