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4182

[ 梁会锋 文选 ]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 梁会锋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优化滞后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不仅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还要使学生有过程与方法的经历和体验。创设高效课堂可谓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灵活地提高课堂效果,使课堂充满魅力,吸引学生爱上语文,成为众多老师探寻的方向。
   一、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
   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往往把课堂理解为单一静止的课本。老师把眼光只盯在课本上,抱着教材,进行字词句篇的分析与讲解,就文论文,不及其余,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这既弱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背离学生的需求,往往收效甚微,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所谓高效性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心灵,营造主动有效、利于创新的思维场;高效课堂应该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著的标志。高效课堂应该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构成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面对问号,心存好奇。
   二、如何创设高效语文课堂
   1.放射教师激情,感染学生
   激情来自于老师上课时的感情投入,让自己所讲的内容深深触动学生的心弦。从古到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是因为笔墨中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情动而辞发。老师教学时要抓住情感特点,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手,如出我心。梁启超先生的学生在提起他的老师时,动情地介绍道:讲到精彩处,梁先生“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又“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这样酣畅淋漓的语文课,老师的动情一定会带动学生登上情感的高峰。在课堂上,老师必须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染学生。
   2.营造民主和谐气氛,尊重学生
   高效课堂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跃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心旷神怡、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灵感迸发。教师的作风要民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个性张扬,健康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一个独特的自我。久而久之,课堂上爱发言的学生自然会多起来,进而达到学习劲头足、师生互动共鸣的课堂效果。
   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学生才能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才会敢于辩论,才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操作上,教师要做到:(1)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受到温暖和甜蜜;(2)民主。师生之间彼此合作学习,多讨论、多商量,善于发现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3)平等。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点拨者,要爱护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
   3.设计课堂教学辩论,调动学生
   课堂教学中,学生们不但要掌握一节课的知识,更要养成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思辩能力等能力。实践证明,一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迸发出的活力将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大大增强。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入口。学习的过程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的过程。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要不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的教学新模式。学生眼中的世界是新奇的、充满神秘和乐趣的,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会生发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火花”,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例如,在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愚公为何不用挖土机移山?为什么不用炸药去炸呢?为什么不用大卡车去拉呢?为什么不把家搬走?我们可以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他们把思维完全打开,思路就会畅通无阻,激起热烈的讨论。要实现语文教学从知识传授转向知识来源和应用拓展,就必须从教材之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获取信息,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愿望。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参与发言,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找答案。
   4.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语文教学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能突破沿袭多年来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语言交际运用的积极参与者,学习兴趣可以充分激发起来。在导入新课时,应该根据课文内容和孩子年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借助歌曲、平面等媒介,把抽象事物形象化、具体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课堂总结要清晰,理出学习思路
   学生的记忆力有限,不要把学生的大脑当成打字机和储存器,要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课堂总结,学生容易记住,教师也能发挥自己的教学引导作用。
   清晰的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适当的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对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帮助。每节课结束前用一点时间适当地进行小结,把本课所学内容与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理解所学,完善知识体系,并通过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学习就更有成就感。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以求得“大容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益。高效课堂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活力,增加了魅力,为学生们撑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让课堂变为乐园,让师生共同成长,共享语文教学的快乐,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地鲜活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南门中学(221200)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