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59300

[ 陈颖 文选 ]   

在语文课堂中还原体验,寻求阅读的心灵动力

◇ 陈颖

  学习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而实际上学生由于生活面窄、生活阅历浅薄,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教师要充分借助语文内涵及其丰富深广的文字,将学生带入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还原文字所代表的生活与精神体验,让他们借助无数双智慧的眼睛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在思考和交流碰撞中发展语文探究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尊重学生的理解尤为重要,通过了解和心灵真诚的体验,让知识和智者生命智慧的结晶成为学生精神发展的食粮。只有尊重了学生的理解,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的思想火花才能绽放,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一、还原生活体验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珍爱生命”专题中,海伦•凯勒用她来自心灵的语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我们每天都应该怀着友善、朝气和渴望去生活。”“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我让学生对天天走惯的路、看惯的东西、过得平淡乏味的生活,应用感官“凭着想像力和勇气”去“追求感官以外的智慧”(海伦•凯勒《夜与盲》)写下自己重新认识的世界与生活,懂得珍惜手中已拥有的幸福。再返回来参悟阅读的重大意义,形成阅读的心灵动力。
  请看学生的作品:
  感受失明
  高一(2)班陈倩
  如果我们某一天失去了光明,这时我们的世界会怎样呢?于是今天我来到了操场上,闭上了眼睛,尝试没有任何人帮助的行走。那一瞬间,世界全部都暗了,没有了眼睛的指引,触觉与听觉一下子敏锐起来。我静静地走着,每一步都得十分小心,也十分艰难。先得用脚伸出去探探,当脚接触到大地上时才敢迈出坚定的一步。平时脚下感觉不到的小石子,这时也变得十分突兀。
  耳朵比平时敏锐多了,操场上的一点声响都被纳入耳中,五星红旗在风中拂动的声音听得真真切切。风从耳边掠过,留下呼呼声。当一切安静下来,就可以清楚地听见自己的均匀的呼吸声。
  不知走了多远,闭着眼睛就好像失去了一切,方向也迷失了。于是睁开眼睛,啊!真好,重见世界的感觉真好!树,依然是那么苍翠挺拔,阳光依然那么灿烂迷人,草儿依然那么娇弱可人,花儿依然那么风姿绰约。为什么上帝赐予我们这么美好的世事,我们却从未感受到?
  是的,当我们有着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五官时,我们如行尸走肉般地活着,麻木地对待着周围的一切。于是,我错过了许多世界的美好,更失去了体味生活情趣的众多机会。
  善用眼睛吧,善用我们的五官,去认真体味世界的美好。品味生活!
  
  感受亲情
  高一(1)班曹宇剑
  “我们并不感激我们的所有。直到我们失去了它。我们意识不到我们的健康,直到我们生了病。我们感受不到身边的亲情,视它为当然,直到我们突然感受不到它时。”
  海伦与史铁生这时闯进了我空虚的心灵。上初一时,我认识了他们,但到了现在,我才真正读懂了他们,一个失明失聪,一个下肢截瘫,这样的打击如果落在我的身上,那会是怎样的结果?我想,我很难像伽利略那样坦然:“我瞎了,是因为世界上所有的美好的东西我都看过了。”除非哪天我已经无牵无挂,可现在这世上,有许多的东西值得去留念、去感受。亲情,我能将他割舍、抛开吗?感受亲情,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动人。
  从我呱呱落地起,亲情就已经开始了它在我身上的旅行。我没有察觉,觉得生下来看到的东西,都是定格的。我是小孩,他们是大人,照顾我、关怀我,甚至是背我去看医生,都是理所当然的,直到现在,也都是这样。尽管许多人离开了我,许多事都和我印象中的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不想去承认,也不敢去承认。可身上的亲情使我不得不正视这一点。我一次又一次的被他召唤,一次又一次的去感受,其中大部分都是伤感的,是我漂泊在外时,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希望亲情能再将我融化呀,时光在飞逝,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亲情,每享受一点,就少一点.这不免给我带来一丝恐慌,可事实上,这样的恐慌是有些多余的,我在这,家人在家,我很想念他们,他们也在想着我。料想妈妈在想何时催促我多加点衣服,爸爸在准备着许多话等我回去和他聊谈,姑父在想何时再和他赌一场球赛,看王皓能否战胜柳承敏。姑妈、婶婶、奶奶、爷爷乃至所有的亲人,可能都在想:孩子在学校能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身体呀?细细想来,发现那亲情时时刻刻地笼罩着我。回想起这几日自己混混沌沌的样子,确实挺可笑的。
  我感受到了亲情,因为我回不了家,因为我回不了家,我才真的能感受到亲情,感谢海伦、史铁生,感谢亲情。
  
  二、还原心理体验
  有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生成的体验是无法让学生亲身再去感受的,但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心理意识能动性,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发挥想象,去还原文字背后蕴藏的精神世界,最终发展语文的自主探究能力。
  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老贝尔曼生命的杰作让人由衷地感动与景仰,我让学生在感叹之余,发挥想象补写出贝尔曼风雪夜画最后一片长春藤叶的情节。在真实鲜活的情境中,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我大跌眼镜。“和平的祈祷”专题中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主人公索科洛夫的命运让人同情,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妻子和孩子在家里被德军的飞机炸死了,索科洛夫回到了那个曾经给他带来无限温暖的家,只看见“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一片荒凉,像坟地一样寂静。”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写当时主人公复杂痛苦的心理,去深刻体味战争给人类灵魂带来的无法抚平的伤痕。从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体味阅读带来的审美震撼。
  请看学生作品:
  《最后的常春藤叶》想象作文
  高一(2)班王姗姗
  贝尔曼静静地坐在那里,他的脑海里浮起琼珊躺在病床上的场景,她看起来是那么憔悴,真叫人心疼。而这时,就在他耳边,回荡起了苏艾刚刚和他说的话:“等到最后一片叶子落了,我也要跟着走了……”这句话总是在贝尔曼耳边回荡,而伴随着的是一幅幅琼珊躺在床上的画面。就这样,贝尔曼的眼神恍惚不定,突然他的眼睛一亮,身体微微动了一下,心想:对呀!既然琼珊觉得她会和最后一片叶子一起离去,那只要为她画一片永远不会落下的叶子,她不就有信心活下去了吗?看来,今晚我将有很重要的任务喽!贝尔曼为自己即将挽救一个生命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而这时认真画画的苏艾也在想着怎样才能让好朋友继续活下去,她真的希望什么时候都能陪在琼珊身边,虽然她什么忙也帮不上,但至少可以陪她讲讲话什么的,可迫于生计,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去挣这微薄的收入以维持琼珊的医药费和她们的生活,同时,她也发现贝尔曼似乎有心事,不过在现状下,她根本没有心思去揣摩贝尔曼到底在想什么。
  寒雨夹着雪花下个不停,而且是越来越大,夜晚也伴着雪花很快降临了。贝尔曼在家中忙碌着,他似乎想不到该怎样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作画,而此时的苏艾不时地望着窗外,心中暗暗念着:“上帝啊!请保佑我的可怜的琼珊,即使你不愿让她立刻康复,那么也请你为她保留最后一片叶子……”
  正当贝尔曼准备好了一切,已经很晚了,他提着工具出了门,就在那一刻,寒风迎面而来,刺入他的骨头里,他猛地一下缩回了屋里。
  而苏艾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听着外面的疾风,她有一种与琼珊分开的感觉。
  贝尔曼呆呆的站在家中,此时他有两种选择:一、去外面画画,为琼珊小姐创造活下去的奇迹;第二、安稳的睡在床上,不要去想别的,好像也没什么。贝尔曼站在床和门的中间,工具放在脚下,不知是向左还是向右。现在是肺炎高发期,他肯定会患病,而且以他这种年龄和生活条件,实在没有资本与肺炎先生抗衡呀!
  然而就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最终毅然选择了后者,在他要完成那件伟大的事情之前,他坐到了写字台边,打开抽屉,拿出了记录着他一生的日记本。他缓缓地翻开,这里面有过欢笑,有过辛酸,有过痛苦,就像一个五味瓶。而他也知道这将是他人生的最后一篇日记。寒风依旧在吹,大雪依旧纷飞,在微弱的灯光下,他写下了:“我的这一生并非与众不同,更没有什么值得骄傲或自豪的事,然而就在这时,这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很想完成一部杰作,恐怕这已不可能,我荒废了生命的三分之二,然而现在我要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不完整的人生。
  此时的他心情很复杂,但他已经作好了死的准备。他带上工具,提着灯笼,闯入了大雪纷飞的夜晚……今晚注定是个不平静的夜晚,而此时的苏艾依旧默默祈求着上帝……
  贝尔曼搬了一架梯子,靠在大树旁的墙上,寒风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仍无情地吹刮着单薄可怜的小老头儿,贝尔曼带着工具艰难地爬到他认为适当的位置,把工具拴到梯子上,刚准备动笔时,他又不放心,下来,站到远处往那个位置看,以确定画在哪个位置最合适。他又一次艰难地爬上梯子,认真调好了颜色。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全身正在发抖,只要被风吹到的地方就像刀割一样。然而他没有放弃,调好了颜色,开始动笔了。
  他用颤抖的手画下了第一笔,但很快被雨水冲刷掉了,于是他又下笔,可情况却是一样的。最后,他把拿调色板的手扶在墙上,以挡住雨水的再次冲刷,可是这时他的身体快熬不住了,他极力想在剩最后一口气的情况下,画完整片叶子。风雪一点也不退让,上帝难道真的忍心看到这一切?苏艾听着窗外的风声,仍然无法入睡。琼珊呢?正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叶子终于画好了,贝尔曼的整个身体几乎不能动了,身上的雨水已浸入皮肤,他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已经感受不到什么叫寒冷了。他怕叶子再被冲刷掉,又用手捂住那片叶子,像保护心肝一样保护它,当他确定叶子会安然无恙地度过今夜,他放心地松开手,艰难地下了梯子,又把梯子朝旁边挪了挪,因为他担心琼珊看到了会起疑心。就在他作好了一切之后,他才往家里走。歪歪倒倒,已顾不上他的工具,终于他倒在了家中的地上,感觉到肺炎先生的魔爪已经伸向了他,然而他没有后悔,一点儿也不,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沉沉睡去……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想象作文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眼神里有一丝悲伤、一丝绝望、一丝怀念……这时,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似乎过去很久的画面:他们一家四口就住在这里,房子不大,却充满温馨。他还记得儿子和女儿在饭桌边追闹,他还记得让儿子骑在自己背上到处爬,还记得妻子幸福地朝他微笑,他也记得儿子总是兴奋的拿着数学试卷向他炫耀……他不曾忘记那些平凡又快乐的日子。
  上帝并不能顺从每一个人的意愿。一切竟改变得如此之快,他伸出手拍拍自己的脸,确定这不是在梦中,他真的失去了一切,那些日子已经和他挥手告别。
  他终于无法抑制自己,泪,泪,眼角的两行泪还是流了下来,眼前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没错,那正是他的妻子和女儿,他感谢上帝能让他们在幻觉中与他们相见。妻子、女儿面带微笑,可她们只是笑,一句话也不说。正当他伸手去挽留她们时,她们无情地消失了,他的手只抓住了一大团空气,冰冷冰冷的……他的心在流血,他的心在呼唤她们回来,他跪在地上,眼睛凝视着她们消失的地方,许久许久……
  
  (南京市燕子矶中学;210038)

在语文课堂中还原体验,寻求阅读的心灵动力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