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这次课改重点的语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如何提升自己的素养呢?
一、更新自己的观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新一轮课改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观念能否改变。这个新观念包括新的教师观和新的学生观。
(一)树立新的教师观
首先,教师角色必须转变。现行大纲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而新课标给教师的定位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新的教师观倡导“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教师要走下讲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要将学生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的角色来对待,构建师生间双重主体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教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表现所谓的“师道尊严”,应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
(二)树立新的学生观
1.要爱学生。爱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才,但是我们有责任去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健康、快乐的人。我们对学生的爱不能以学生的家境、家长地位等为转移;不能以学生的成绩优劣为转移;不能以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为转移。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应该用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使学校和课堂成为全体学生最向往的地方,使自己成为最受学生爱戴的人。只要我们释放自己的爱心,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真诚的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中生活学习,我们将会看到迷人的景象,得到爱的回报。
2.要时刻给学生以自信心。自信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说所有的成功,无一不是从小小的自信开始的。自信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新课程标准重视的是过程与方法,及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现在的教学中,我们的学生之所以不敢发言,是因为平时在这方面的锻炼少,学生发言不对会遭到老师训斥、同学奚落。我们一定要小心呵护他们稚嫩的心灵,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是活泼地充满了灵性的个体,如果孩子的自信心、学习态度被毁灭,将影响他的一生。
3.采用“赞赏教学法”。赞赏是教育的最好武器,赞赏学生是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赞赏是一种美的熏陶,所有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这样的语言对孩子们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我们要赞赏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特长,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对他们的缺点要善意地指出。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批评也要包装一下。包上糖衣,既不苦口,又能治病。西谚说,温暖的阳光会比寒冷的狂风更容易让人脱去外衣。据说美国的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时从不用“不”字,总是给予学生热情洋溢的赞许,我们中国教师应该从中受到启发。作为一名老师,如能时时以饱满的精神、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对待学生,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学生必将更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课堂必将处处洋溢着真情,时时闪耀智慧的火花。
4.尊重学生的差异。只要有人群,就存在差异。所以,教育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对于学有余力并对语文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老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语文才能。
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儒雅的气质和良好的修养。教师既要洋溢着迷人的才情,又要闪烁着人格的魅力。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才有足够的资本吸引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喜爱。老师要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并非靠威严的面孔、靠教师这一特定的身份,靠的应该是丰富的学识。“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部内容丰富深刻、文笔生动细腻、装帧精美的好书。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仅使自己拥有一桶水,更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那么,喜之爱之观之聆之掬之饮之者必众。
另外,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语文的也不再浏览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老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同时,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也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
“时移而事异”,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课程改革大势所趋,新的课程标准应运而生,作为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惟有勇敢面对,锐意改革,充实学识,升华思想才有资格与时代同步,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毕岚 山东兖州实验高级中学 2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