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这是写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我们无法想象,一篇议论文如果没有一个较清晰的论证思路,那将会是个什么样子。上一次课堂作文,董老师就要求大家一定要做到写作思路清晰,现在来看,绝大多数同学达到了要求,这较令人满意。这堂作文课,董老师再给同学们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论证要深透有力。同学们也许都见过这样的情景:某时髦的模特把一块布片披在身上,迈着猫步走上T型台……台下起哄,尖叫。(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笑)对此,董老师是这样看的——布片总不能直接当衣服来穿,必须得用针线来好好缝制。写议论文也一样,作论据的素材不能直接粘贴到文章里,而要进行深透的分析和论证。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探讨如何运用素材进行深透的分析和论证。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篇某位同学的作文。(教师用大屏幕放映,略去了作者的姓名)
做命运的朋友
周国平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可见,我们应该学会做命运的朋友。
做命运的朋友,我认为,首先要学会释怀。李白赐金放还,却仰天大笑出门去,潇洒豪迈地走过余生;桑兰高位截瘫,却用坚强乐观的心态征服了无数世人。无论是遭遇仕途的苦闷、事业的不顺,还是身体的残疾、心理的创伤,我们都要学会释怀,因为命运正如朋友一样,它也有意志消沉、陷入困难的时候,此刻我们不能抛弃朋友,正如我们要坦然地面对人生路途的一切磕磕绊绊。我们要坚信“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没有翻不过去的山”,像陪伴一位朋友度过难关一样,学会释怀,做命运的朋友。
做命运的朋友,还需要我们学会理解。理解是释怀的基础。李白因为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才有了对仕途不顺的释然;桑兰因为理解命运并不可怕,只要自己有坚强的信念,一样能让梦想起飞,才有了对命运多舛的释然。对朋友,我们需要理解,因为理解就像黏合剂一样,让我们和睦相处、心心相印;同样,我们对待命运也需要一份理解,才会多一份宽慰,多一点释然,而不是深陷在生活的泥潭里永远看不见太阳升起。
做命运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命运的航向。坚持做人的原则是理解和释怀的基石。只有坚固的基石才能撑住一座大厦。李白不堪朝廷腐败、同僚诋毁,将命运的不公寄托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笔端,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销万古忧愁;桑兰虽然高位截瘫,却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主持人的岗位上继续为运动事业做贡献。在把握生命航向、坚持做人原则、认识自己价值的基础上理解命运是理性的,释怀也是真性情的。我们不能只顾一味埋头赶路,误入歧途时才叫苦不迭,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生命的航向,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才不致与命运分道扬镳,而能在确定的轨道上始终与命运相伴相依,真正成为命运的朋友。
其实,命运就握在你的手里:如果你把它攥得太紧,它会窒息;如果你把它握得太松,它会滑落;如果你把当成朋友真心呵护,它会给你一个灿烂的明天!
师: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还是清晰的,哪位同学起来说说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
生A:这篇作文的论证思路是很清晰的。作者先说“做命运的朋友,首先要学会释怀”;接着说“做命运的朋友,还需要我们学会理解”;最后,作者又特别强调,“做命运的朋友,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命运的航向”。
师:(很高兴)你讲得很好。你还能说说作者的这几个分观点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吗?
生A:老师,我认为是并列关系。
师:(追问)仅仅是并列关系吗?你再看看。
生A:(搔头)老师,我再想想看。
师:(示意生A坐下)哪位同学接着说说?
生B:我看,好像还有一种递进的关系,作者的论证是层层推进的。
师:(追问)你能举例说说吗?
生B:第三段,作者讲“理解是释怀的基础”,强调“做命运的朋友,还需要我们学会理解”是更进一层的意思。第四段,作者又说“坚持做人的原则是理解和释怀的基石”,强调下面要论证的意思又进一层。
师:(满意地点头,示意生B坐下)这么说这篇文章就没有什么不足喽。到底还有没有问题呢?请同学们都动脑想想。
(沉默,大约2分钟)
生C:老师,我认为,第二段中的“无论是遭遇仕途的苦闷,事业的不顺……像陪伴一位朋友度过难关一样,学会释怀,做命运的朋友”这段话有问题,好像有点儿跑题,不能够很有力地论证“做命运的朋友要学会释怀”这个分观点。
师:(惊讶状)请再说说理由。
生C:老师,我认为,应该深入地分析李白、桑兰这两个素材。比如,李白和桑兰为什么能够学会释怀、他们都是怎样认识命运这个朋友的等问题,是必须要深入分析和论证的。
师:(点头)你说得很好,还能具体说说吗?
生C:(为难)
师:(示意生C坐下)哪位同学再来说说?
生D:老师,我认为,作者举李白、桑兰这两个例子,就是为了论证为什么“做命运的朋友要学会释怀”,所以,只要深入分析这两个例子,揭示出这个道理就是了。可惜,作者没有深入下去,只是简单提了一下这两个例子,而后就抛开例子谈我们该怎样释怀,怎样对待命运这个朋友。
师:(点头)你说的没错。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深入下去呢?
生D:改动恐怕要大。
师:那么,到底该怎么修改呢?到底该怎样利用这两个例子深入地进行分析和论证呢?请同学们都来替作者修改一下。这样吧,请同学们先在作业本上修改,然后再请几位同学读读自己的修改稿,字数不超过200字,这样做好吗?
生:(齐声)好!
生E:读自己的修改稿:
李白虽被赐金放还,却仍仰天大笑出门去,潇洒豪迈地走过余生。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人生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仕途上常有“浮云蔽日”也不足为怪。对此,人一定要善待命运这位朋友,学会释怀,学会胸襟坦荡,终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的。桑兰高位截瘫,却用坚强乐观的心态征服了无数世人。因为,她深深地明白,遭遇不幸、身致残疾虽属命运导演的恶作剧,但身残绝不可是心残、志残的理由,人一定要禁得起命运这位朋友的考验。如果禁不住这位朋友的考验,不肯善待命运,一辈子都与自己过不去,那就真的会彻底毁掉自己的一生,反被命运这位朋友嘲笑。常言道,“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我们就该像李白、桑兰那样,学会释怀,做命运的朋友,陪伴着她度过人生的每一道难关。
师:(满意)这段文字既深入分析了李白、桑兰能够释怀的原因,还注意从反面假设论证,使论证更集中、深刻、有力了。另外,语言风格也与原作很吻合,改得确实很好。还有哪位同学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修改稿。
生:(又有几位同学读了自己的修改稿,均较原文有很大进步。限于篇幅,略)
师:同学们,用好素材,深入、透辟地分析素材,使论证深透有力的方法很多,如对素材作对比分析、引申分析、假设分析、因果分析、层进分析等等。总之,一定要分析深透,以使素材与观点有机相融,以使论证更为有力。刚才,几位同学所作的修改都很好地运用了引申分析、因果分析、对比分析、假设分析等方法,做得都很好!请大家再读读这篇作文的后几段,看看后两个分观点的论证还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如果有,我们又该怎么处理呢?
生F:有,但好像没前面那么严重。
师:好!我也是这样看的。不过,这堂课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再交流、探讨了。这样吧,我们再共同探讨、交流一下作文的第三段,余下的第四段请同学们课下自主探究。谁来说说,第三段还有什么问题?
生G:这一段的毛病就在于“对朋友,我们需要理解,因为理解就像……而不是深陷在生活的泥潭里永远看不见太阳升起”这几句话说得与前面很不搭界,不像是分析素材得出的结论,倒像是又在强调人们该怎么对待朋友。
师:(点头,竖起大拇指)你说得很好!还有别的毛病吗?
生G:我只看到了这些。
生H:老师,李白的例子分析得很牵强,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太简单了,要多分析几句,要说得再圆通,深透一些。
师:好!就按照你们俩说的修改。就要到下课时间了,那就请同学们按照他们俩的说法修改一下第三段,再用这堂课学到的办法,课下修改一下第四段。同时,还请同学们按照“论证要深透有力”的要求,把自己的作文也好好修改一下,两天后把作业本交给老师批阅。如果自己把握不好,可以与同学一起来探讨或请老师帮助。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做好啊?
生:(齐声)有!
师:(目光里充满信任和期待)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布片是不能直接当衣服来穿的!我相信同学们会做好的。下课!
董旭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