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像猫尾巴,猫儿一直在寻觅幸福,却不知它就在自己的身后。
曾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调查活动。调查问题是:什么是幸福?调查记录为:三轮车夫说,有钱就是幸福;忙碌的白领说,有闲就是幸福;失去双亲的人说,父母在就是幸福;双目失明的姑娘说,能看见就是幸福。关于幸福,还有许多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幸福是个谜,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但调查的记录告诉我们,影响人们幸福感的指数,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而是你缺少什么。三轮车夫缺钱,所以他认为有钱就是幸福;忙碌的白领缺“闲”,所以他们就认为有“闲”就是幸福。至于失去双亲的人,双目失明的,瘫痪的人,也是如此。由此可判断,生命中缺少的,如果能够完善,那就是幸福。
事实上,幸福是一个百分数,每个人都难拥有100%的幸福。所谓人生在世,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许多人不能理性地看待幸福,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幸福,常常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把自己人生某些方面的不足,不断放大,越看越重。最后压扁了自己的理想和前途,使自己丧失了生活的热情。
曾经有这样的一位高中生,她是某市级示范中学火箭班的学生,平常考试的成绩一直在600分左右。按理说,她是一个非常有前途姑娘。但是由于身体过胖,身高不足160厘米的她,体重却超过了160斤。进入高三后,她渐渐地把自己的体重越看越重,以至于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最后干脆不上学,也不参加高考,每天呆在家里玩游戏,再不出门。
上述的那位女孩是独生子女,有家人的关怀,有比较富裕的经济条件,有他人羡慕的文化成绩、有健康聪明的大脑、有老师同学的关心,按理说,她的生活非常幸福,但她偏偏看重自己的身体肥胖,把自己人生中唯一不足看得太重,以至于毁了自己的前途。虽然身材对女孩来说,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人生的全部。她错误的把这唯一的不足看成了人生的百分之百。拥有了99%的幸福时,却因为1%的欠缺而感到不幸。
幸福是个百分数,而每个人所拿捏的百分比又不一样。饥饿难当者,如果能得到一碗稀饭,会感到幸福无比;他们把在别人看来不足1%的幸福感看成幸福的百分百。家缠万贯者,有美食佳肴,还叫苦不迭。青春期的少女脸上有了小痘痘,会愁苦万分,她们把1%的缺憾看成100%的不幸;失去健康者哪怕能多一分钟的自由呼吸,他们的家人都会满心欢喜。
人们常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它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困难,面对种种不幸,看到自己的光明美好的未来。然而,这种感觉也会误导我们,使我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以至于毁了自己美好人生,毁了自己的青春和理想。
当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拥有较好的学业成绩,当我们拥有亲人朋友的关心,我们这些常人,应该当属拥有80%以上的幸福了。对于那些生病者,我们拥有健康;对于那些失去双亲者,我们拥有双亲的关爱;对于那些智障者,我们拥有聪明灵活的大脑。然而人们常常忽略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偏偏看重这些最基本要素之外的东西,因为失去健康,就等于100%的不幸。未成人如果失去双亲,那很难说她很幸福。智力上的残缺者,他们的幸福又会大打折扣。如果有的青少年朋友失去双亲,那么他也应当拥有60%以上的幸福,因为他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聪明的头脑。如果我们当中有人生病,同样会有60%以上的幸福。因为我们拥有双亲的关怀,拥有聪明的大脑。如果我们能这样想,我们应当庆幸,这个“足”,就是应当满足上述的标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生活做出理性的判断,千万不能钻牛角尖,以至于把自己逼近死胡同。
因此,关于幸福,我们要在生活中建立科学评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健康的身体加亲人朋友的关怀家人生理想事业(含学业)等于百分之百的幸福。我相信,在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
学校: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
导师:傅耀文
点评:对于幸福,每个人的感受和认识各不相同。作者以“百分数”这一数学概念为切入口,来详细阐述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在行文中,作者善于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层次清晰,逻辑合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此外,文章的语言流畅浅白,读起来通俗易懂。(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