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曾经是杂烩,也曾经是鸡肋。有境界的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材成为精品,语文教学内容精要,语文教学过程精简,语文教学方法精选。
当关于语文是什么的争论已尘埃落定的时候,当课改的春风拂面吹来课堂面目花团锦簇的时候,语文时空的立体梦幻依然虚幻脆弱,语文的现实住所也许便是一本本教科书、一系列辅导资料以及一份份练习试卷所构成的逼仄空间。于是我们不得不追问自己:语文教学何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论词:“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语文教学也可移植“境界”一词,有境界则能提升语文教学的品格,无境界则成为“应试语文”“机械语文”“庸俗语文”……
有境界的语文教学首先崇尚“精神语文”。《纲要》为我们确立了语文教学的“立人”目标:“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有了精神,教师的教才会有灵魂、有人性、有灵气;学生的语文学习才会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有了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善于实践”这些关键词才会有着落、有支撑。有境界的语文教学,会让语文教学的品格升级换代,体现知性、理性与审美的融合,实现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人格尊严的捍卫,书写“人”字的语文教学的旗帜才会在天地之间猎猎飘舞。
有境界的语文教学也是“精彩语文”。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共同分享语文魅力、体验生命幸福的旅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语文教师应努力同孩子们一道寻求语文诗意的精彩空间:在我们不仅与文本对话,也与作者、教材编者促膝谈心的时候;在我们阅读课本、阅读经典,也阅读几米绘本、《独唱团》的时候;在我们一起观看电影佳作,一起畅游公园的时候;在我们已经觉得“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的时候;在我们一起忙于复习,每周却恋恋不舍地用自己的妙笔书写悸动的心声的时候……《纲要》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精彩语文追求思维活力与张力的有机融合,在诗与思之间积累语文素养,提升教学品质。
有境界的语文教学还是“精粹语文”。《纲要》提醒我们:“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通过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语文教学曾经是杂烩,也曾经是鸡肋。语文教学内容的繁杂,一度让人们谈“语”色变。“精粹语文”要求语文教材成为精品,语文教学内容精要,语文教学过程精简,语文教学方法精选。“精粹语文”也提醒我们回归语文本位,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突出课堂的语文味,突显语文学科本色。
有境界的语文教学更应追求“精品语文”。“精品语文”要求教师成为会反思的实践者。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其基本途径即在于学会反思、乐于反思、精于反思。一个有境界的语文教师,一定会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出精品课,写精品文,育精品人。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语文教学品质的提升在于内在价值的纯正追求,需要我们的内心细腻、敏锐、机智,这样才会有拈花一笑的默会瞬间,才会有如沐春风的和谐情境,才会让我们的语文学习充满深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