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为某说课活动做评委,听了十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说课,总体感觉不是很好。大半教师在说课时,未能真正把握说课的要点,在不该下工夫处死下工夫;而在应该重点强调处,却蜻蜒点水,一带而过。
说课该说些什么呢?几个常规环节都没问题,问题在于各环节细化时。大多数老师在各个环节的问题设置与处理方面,存在重抽象事理、轻具体内容的弊病。比如,说教学目标时,大谈新课程与三维国标的重要意义,却不能结合具体文本谈该文本在教材中所承担的可操作的目标。再如,说教学过程,只说课堂流程中的大板块安排,而不说每个板块中,扣住文本解读与鉴赏,具体设计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何一步步推进下去等。
这样的说课,就如同学生做诗歌鉴赏题,许多答案,看起来正确,一推敲就发现这些答案并非此首诗歌所独有,放到其他诗歌中也同样可行。这种万能答题型的说课,明显带有浓厚的虚构成分。
还有两位老师,在说课中对每一个环节的内容都自己进行了评价,比如,说了自己的某种教学设计,紧跟着就评价说,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某某性,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什么什么。这类评价,本是评委们的工作,对说课老师而言,把自己准备怎么做说清楚就足够了,其余的都是废话。
也有老师,说课中用各种方法和评委们套近乎,说课结束了,还用一些非常规方法请求关照,这样的老师,首先在人格上便低了下去。想要别人关照,却先让人瞧不起,又如何能获得理想的成绩?
今天最精彩的说课,来自一位女教师。说她精彩,并非说课内容无懈可击,而是她的说课语言把握特别成功。十五分钟的说课,语言流畅如小河淌水,全程没有磕磕绊绊,也没有重复多余,干净简练又生动。更难得的是说课过程中透露出的自信。这样的素养,如果有一个好的环境,再有一位好师傅调教,要不了多长时间,便可以在一些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
有三位男教师明显有问题,前五分钟尚且能正常表达,后面便越来越没了底气,其中一位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这样的说课,一方面可以看出个体素养的欠缺,另一方面也可看出眼下及未来的发展程度。
小小的说课,虽和正式上课桐比还有很大赣距,却也能多少看出一个教师的基本学养和做事态度。如果让年轻老师每个学期都说个两次课,或许对他们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
推荐理由:“说课”是目前一种较为流行的教研形式。它要求教师把对整堂课的设计,浓缩在短短十几分钟里,呈现在同行、专家面前,这种“高效性”使它成为不少教学竞赛、教师招聘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并非每一名一线教师都能正确把握“说课”的要领。“说课”评委的具体感受,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