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编辑老师:
您好!我是西部一位语文教师,已经自费订阅《语文建设》4年,在教学一线中深受其激励,收获也不浅,非常感谢你们能编发这么好的杂志。
拜读贵刊今年第1期刊登的一节课堂实录课一江苏省特级教师张赛琴老师的《小螺蛳的“细节”》后,内心不由感叹:作文还能这样教!
启悟一:生活就是作文的基础。
站在生活的角度学语文,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给语文课堂增添无限趣味。
启悟二:教会学生用“自己”去观察是作文的关键。
观察需要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作文时面面俱到或是无从下笔。不同层次学生的观察能力存在差异,经过训练的学生更加不一样。
启悟三:教师指导是作文的捷径。
不要小看教师的那几句提示话语:“可以写螺蛳盖,可以写螺蛳壳,也可以写软体或螺蛳宝宝,更可以写自己感兴趣的其他某个细节”;“要千方百计地把题目内容缩小再缩小,直至小到—分钟、一闪念内的事情……”,这就是作文的指导:
1 把发现写进作文。把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经历到的、思考到的、联想到的记录下来,这是素材积累。2 把感触写进作文。就发现的素材进行认真的观察并有层次地写下来,强调与众不同的感触。这是对素材的筛选。3 把细节写进作文。抓住最细小、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写出别人没写的细节。这是突出主题。4 把角度写进作文。叙述角度不同,主题表达效果也就不同。这是写作方法的点拨。
启悟四:写作训练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所谓实践出真知,任何好的方法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会被学生掌握,更不能达到熟能生巧进而创新运用。
启悟五:读写结合,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
结合教育理念、方法、经验以及情景,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感觉语文有用而且不难学,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把语文教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教到学生心里,他们作文就不觉得费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还望编辑老师赐教。谢谢!
祝编安!
广西靖西县禄峒初中 苏 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