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 2009年第5期 ID: 138263

[ 饶杰腾 文选 ]   

温故知新

◇ 饶杰腾

  李广田《中学国文的道路》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言,论中学国文教师的地位和责任;第二章论中学国文程度低落的情形;第三章《中学国文程度低落的原因及其补救办法》(《国文月刊》第28、29、30期合刊);第四章论中学国文教材应以文艺性的语体文为主(第31、32期);第五章论中学国文教材中的学术文(第33期);第六章《中学国文教材中的应用文》(第34期);第七章是结论。
  本期选录的三段文字,对于我们理解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教材的“文艺性”与“实用性”以及欣赏中阅读基本功夫的训练的重要性是颇有助益的。
  ……我看部定标准经多年来一再修整。实在说,为了改进中学国文程度,还不如民国元年的“中学校令施行细则第三条”更适用些,那一条是:
  “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按,着重号是引者加的)
  假如让我来解释这条校令,那就是这样的:“中学国文的目的在使学生能读通,能作通,而所读所作都是白话,因为白话才是现在的‘普通文字语言’,因为白话文才能使青年人‘自由’发表思想(表现感情在内)。较‘高深’的文字,指古文,不是绝对不读,而是只求‘略解’,而且必须是近代的,平易的。中学国文应以‘涵养文学趣味,为主,至于灌注知识,以及道德教训等,也并非绝对不要,只是‘兼’之而已,或只是寓‘智德’于文学之中而已。”(第三章)
  ……“文艺性教材”与“文艺作品”并非同义语。那教材也许并当不起“文艺作品”之名,但只要是“文艺性”的就好,只要不是说大道理的,教训人的,不是斤斤以‘‘实用’’为目的的,而是具体的描写或记叙,只要写得美,写得有趣即可。(第四章)
  ……谈到“欣赏”,就容易发生一种错误,那就是“不求甚解”。喜欢教新的文艺性教材的之所以教不好,之所以教了仍无成绩,这“不求甚解”恐是原因之一。在中学生,虽然是白话文了,文艺欣赏也并不能说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欣赏的快乐须通过种种功夫才能获得。……我以为对于这些用的吗呀了”写成的东西也必须先经过一番“疑义相与析”,然后才能“奇文共欣赏”。……至于其中有些字还不能认得准确,文章的内容尚不能有一个大致的轮廓,这样,在读的当时也许有动心处,有领会处,然而时过境迁,便不再发生作用,对于生活,对于作文,却没有什么帮助。这样随便看,随便念的办法,只能算是消遣,不能算是欣赏。(第四章)

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