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6期 ID: 137366

[ 黄胜利 文选 ]   

考场作文取胜要素之思路篇

◇ 黄胜利

  【摘要】要想在高考作文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既在注意审题立意,同时要有清晰的思路、深刻的内容和真挚的情感。本文从作文的结构思路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论述,并提出了一些高考取胜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语文高考 作文 结构 思路
  
  因为高考阅卷既有质量上的要求,又有数量上的要求。所以让阅卷老师及时准确地了解你的作文思路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结构非常清晰。有很多作文资料对作文结构有详细地总结,如并列辐射式、正反对比式、逐层推进式、因果推论式、缘事析理式、形象说理式、散文议理式等等。这些结构有些比较复杂,考生不易掌握,在高考中使用起来不是很容易。
  所以,笔者认为简单适用的结构也许更好,下面就列举几种有效的结构方式。
  一、总分式结构
  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后分,文章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观点,然后分别从各个不同侧面提出分论点并具体加以阐述。2.先分后总;3.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例如]论点:(总)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的风都有一种人生境界。
  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论证:
  1.春风,你拂去冬的寒意,吹来了满眼的勃勃生机。
  2.夏天亮丽而生动的色彩造就了夏风的热烈。
  3.廖廓大地瑟瑟秋风,却让我的心胸开阔而澄清。
  4.如果没有经过冬天的洗礼,那生机勃勃的春风又何以出生?
  [结论]四季之风,给了我太多对生命的感情:春风带给我生命的希冀;夏风告诉我生命的美好;秋风教会我冷静;冬风促使我拼搏。
  二、并列式结构
  在论证思路中,对中心论点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共同来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这就是并列式。
  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各个阐述。并列结构的外部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
  [例如]论点:坦然面对生活
  论证:
  1.坦然是一种精神,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以贝多芬挑战命运的事例来论证)
  2.坦然是一种勇气,一种坚持到底的勇气。(以爱迪生坚持不懈的发明创造事例来论证)
  3.坦然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平淡中的自信。(以梵高自杀的事例从反面进行论证)
  三、逐层进式结构
  层进式结构的文章,各个层次之间呈现渐次深入、层层推进的关系,所反映的认知过程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即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在困难面前》。
  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论证:
  1.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3.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
  四、正反对照式
  正反对照式结构就是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者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种事物或意见。
  [例如]论点:爱拼才能赢。
  论证:
  1.只有勇于拚搏,才能激起蕴藏着的巨大的潜力,才能取得胜利(奥运中国女排大翻盘的事例)。
  2.只有勇于拚搏,才能使自己提高到一个较高的精神层面上,才能具有不断进取的顽强意志,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刘翔不畏强手的事例)。
  3.如果妄自菲薄,轻易言败,那只能听任命运的摆布(项羽的事例: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另外,有许多考生在写作时还不知道合理分配每部分内容的文字数量,这里笔者做一个简单的比方,用形体美和文章美相比,试图浅显地解释怎么合理分配文章的内容。
  一、文章开头——人体头部
  1.有的开头很妩媚
  如:像蝴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2.有的开头很含蓄
  如:是什么,倏忽划过心头,留下瞬间华彩?是什么,静静浇灌心田,培植甘甜记忆?是什么,轻轻叩动心扉,带来永恒美丽?是什么,让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一齐奏响那壮美的乐章?一一就是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选择,就是那一次次艰难美丽的选择,就是那一曲曲高唱自己选择的歌儿……”
  3.有的开头很秀气
  如:蒙蒙的细雨滴落在我的面颊上,我一边享受着这份清凉,一边悠闲地四望。一棵小树蓦地扑入眼帘,纤柔的枝干透出一份水灵灵的稚嫩,几分新绿在蒙着雨珠的叶片上骄傲地闪耀。好喜人的小树!我停下来,爱怜地凝望它在秋雨中摇曳……
  二、文章主体——人体躯干
  1.柔美式主体
  如:“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春的天使驻进了诗人的心中。它雕刻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闲情逸致,雕刻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愉悦,雕刻着“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灵动,雕刻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哀愁。春的气息悄悄溜进了诗人的意境,在纯净而无杂念的季节里,诗人心中的诗情画意雕刻了春的天使,春的灵动。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夏的天使混杂着一丝甜甜的气息。“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美景,让诗人不禁感叹“道是无情却有情”;那“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景,美得使人流连忘返,才有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佳句;还有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悠悠情境,让诗人仿佛置身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悠闲之中。夏的调皮,夏的活力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让夏日这位天使活在诗人心中,雕刻无数的娇俏与活力。
  2.壮美式主体
  如: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略”。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三、文章结尾——人体脚部
  结尾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1.绣花鞋式结尾
  如: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
  2.运动鞋式结尾
  如:请拾起它,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等这点点滴滴汇聚成大海,我们才能向着美好的明天,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3.皮鞋式结尾
  如:缺陷没有重量,好好利用会比泰山还重。任何时候别忘了给自己警示,其实一点小小的缺陷比完整还要美,就像断臂的维拉斯。
  文无定法,但有规律,只要我们能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一定能以不变应万变,在高考作文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市文昌中学。

考场作文取胜要素之思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