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克服差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关键在于为差生提供和创造能够获取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使他们通过成功的体验激发兴趣,树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识,进而对学习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差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差生 思维能力 学生素质 教育方法
语文老师都知道:自己所教的学生中总会有一部分差生,而这些差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同龄者,其思维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不善于或者根本不能区分教材重点,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也较差,阅读一篇文章不知道何谓主题,更别奢谈什么表现手法、艺术特色之类,甚至连写一句通畅的话都难以办到……所以对差生的思维训练,刻不容缓。事实上,加强差生的思维训练,弥补差生的思维缺陷,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思维训练,要让他们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语文学习及运用能力。
差生的外在表现为学习态度十分消极,学习过程非常被动,虽然他们也记笔记、做作业,但学习效果很差。分析其原因:差生往往对学习抱着消极态度,这是由于长期受挫折而导致的“失败积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失去信心造成的。所以,克服差生消极学习态度的关键在于为差生提供和创造能够获取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使他们通过成功的体验激发兴趣,树立起积极的自我意识,进而对学习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帮助解决差生形成的内在原因,克服差生的思维缺陷。
首先要注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激发,往往是思维个体呈最佳心理状态下充分发挥的结果,而最佳心态的形成又往往是在班级良好的教学情境下的结果。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促进思维训练的优化,首先就要为学生在班级中创设一种良好的有宽松感、新奇感的教学情境和氛围,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活跃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的思想,为下面的思维交流、思维碰撞作好铺垫。运用问题研究方法,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克服差生的思维惰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要结合文体的特点来安排思维训练的顺序。在语文教育的作用下,中学生的思维由写真人真事的再现性的形象思维向具有文学性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发展,由初级的形象逻辑思维向高级的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这两者的发展是随着从记叙文、说明文向文学作品、议论文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思维训练的顺序,这样一来,学生由直观到形象再到理性,循序渐进,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训练思维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要有意识的从不同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去弥补差生的思维缺陷。
一、培养差生思维的敏捷性
如前所述,这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完成,也可以通过单项速度训练的方式来完成。例如,我在慢班讲授《雷雨》一课时,我就从当前中学生早恋这热门话题谈起,要求学生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爱?学生的兴趣来了,有的说过去有,现在也有;有的说过去有,现在没有;还有的说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课堂讨论非常热烈,同学们争相发言,除了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优美外,其学习气氛和求知欲望丝毫不亚于快班。对句子的训练也如法炮制:开始时,我可以口述一个不太复杂的单句或者几个短句,重复三遍,然后由学生变换成几个短句或者长句。几天后,学生熟悉并掌握了这种训练形式,教师再改为口述两遍,进而再改为口述一遍。当教师只说一遍时,学生就能准确而迅速地作出相应的变换之后,教师再逐步提高练习题的难度。从要求学生变换句式到下定义或者其它形式的按要求作出相应的变换等等。这样,逐步缩短时间,逐渐提高难度,就会使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日益提高。
二、培养差生思考的广阔性
所谓思维的广阔性,就是思考问题时想得宽,想得远。这里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思路通畅,一个是思维面广。思维面广,指的是思考问题的范围,范围越大,思维的质量越高。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添加式拟题,就是在课文原有标题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修饰性或限制的词语,拟定意思更加充实具体的新标题,或者是给课文添加小标题等。讲授《故乡》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就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读完之后请在原标题“故乡”二字之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或限制性的词语,把这篇课文的标题变成“……的故乡”的形式。读课文之后,学生们给课文拟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标题,并且结合课文做了简要说明。
三、培养差生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在未来社会竞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创造力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施创造教育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而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只要他们的思考,对他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可以了。这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当属多向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问题,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认识,寻求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正确方法。进行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的思维速度。进行此种训练,不能满足于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而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寻求新的正确答案,直到想尽为止。
四、强化差生思维的独立性
思维的独立性是思维的综合品质,通常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可变性,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他们独立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培养他们提问、思考和讨论的习惯。为了强化差生的这种独立性,我一反普通老师的通常作法,不仅对优生也对差生的作业包括作文及试卷采取面批面改的方式。但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及时批改,在学生思维兴奋点未消失前,迅速反馈作业情况;第二公平对待,慎用批评,多用鼓励性的语言。第三,对差生作文要多发现闪光点,那怕一个词语的成功运用,一句话的优美生动,都不要轻易放过。多运用表扬激励手段,以强化差生的思维独立性,努力克服其思维的惰性,帮助其增强自信心,最终促使其学业进步。
★作者单位:四川省华蓥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