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6期 ID: 137326

[ 陈惠红 文选 ]   

作绿色文 塑健康魂

◇ 陈惠红

  【摘要】绿色乃生命原色。写“绿色作文”,就是要摒弃矫饰与编造,摒弃抄袭与套作,学会用眼睛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字里行间,使作文成为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塑造中学生健康的灵魂。
  【关键词】绿色作文 健康 灵魂
  
  现代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废”等不良现象,其根源在于“惟考是图”。“假、大、空、废”等不良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培养,造成人文分离,导致学生发自内心的对作文的厌倦和抵触。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作文和做人联系起来,让学生写“绿色作文”,恢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本来属性,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不只为应试升学、更为完善人生而终身作文的理想境界。
  一、把好绿色源头,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观察是作文的第一步,通过悉心的观察,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贮藏丰富的写作材料,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要想学生写好“绿色作文”,必须把好观察这个源头,确保材料来源真实,感受真切。通常在布置作文要求后,我就要求学生围绕自己的立意,带着问题去细心观察,广泛收集材料。观察要放得远,放得宽。观察要有目标,要精心考虑,周密设计,这样观察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观察要带感情,如果一个人不热爱生活,感情麻木,情趣低下,那他的观察也达不到目的。如在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时,我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形式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形势,同时仔细观察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通过观察,同学们认识到目前有不少人在大肆污染环境,江河、空气、土壤以及人类都受到侵害,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同时同学们也认识到自己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一个重要污染源。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无疑得到了增强,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懂得在保护环境中所要承担的责任,爱护环境,使我们的家园永远清爽洁净。
  二、培育“绿色作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中学生阅历浅,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敏感性不太强,往往缺乏鉴别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针对一些具体事物和现象展开讨论和辩论。
  1.培养学生诚实的思想品格。现在有些学生在写作文时,喜欢摘抄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东拼西凑应付任务,但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又怎会提高,又怎能培养学生健康、诚实的思想品格。因此,在写作文时要求学生也和做人一样应该诚实,要讲真话,写真人真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实事求是地反映出来,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训练他们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要求学生抒真情,真实地表述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坚决反对虚伪和矫情。如在以“说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时,我要求学生大胆说真话、表真情,把自己心底想的都搬出来。很多学生也按要求去做了,特别有几个学生深入描写了说谎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感情与文章内容溶为一体,写出了真情实感,也进一步明白了诚实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2.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中学生因受传统教育思想、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现象。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通过写作文就是一条很有效的方法,因为作文本身,就是一块自我教育的阵地,是一扇认识生活、感悟人生的窗口。一方面要在命题上下功夫,通过写《我心中上帝与魔鬼的斗争》《心灵中的辩证法》《谈自信心》等题目来实现自我教育,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作文是要付出心血和精力的,所以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怕写作文,作文水平也上不去。解决这一问题,我通常是采用奖励的办法,从他们的作文寻找闪光点,哪怕是些微的进步也与他们分享,让他们知道作文并不难,关键在于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一次一个亮点,多了就能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文的乐趣,慢慢就能把作文写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3.让学生的思想灵动起来。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作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条重要途径。在作文过程中,教师要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不迷信权威,有创新意识,有自主写作习惯的时代新人。首先,要诱发创新热情。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时,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爆发出来。我们鼓励学生放胆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宜用太多的框框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其次,拓展创新思维。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就是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通过交流产生思维碰撞,从而激活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最后,启发创新联想。想象是创新的思维灵魂,只有让“想象”插上翅膀,作文才能飞向一个广阔而崭新的天地。
  三、通过绿色讲评,塑造学生健康灵魂
  讲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作文”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作文讲评的过程,应是强化闪光思想,升华品质行为,鞭挞丑恶的过程,在讲评中塑造学生健康灵魂。
  1.通过讲评,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作文讲评要发展学生的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作文讲评不能只讲“文”,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如在写《献爱心》一文时,一些学生认识模糊,情感不对头,在文中流露出献爱心行动是“老师让做的”“集体的行动”“为班级争光”“响应号召”“不甘落后”的情绪或思想苗头。在讲评中我让学生认识到“献爱心”不光是他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需要。这样从提高认识入手,从情感上突破,把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与认识结合起来,把评文与评人结合起来,讲评课才能收到实效。
  2.通过讲评,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一次,一个10多岁的小偷在偷东西时被人抓住并打伤,学生们对此议论纷纷,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就此事写一篇作文。在作文中有的学生对小偷表示同情,对打小偷的人进行谴责,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要求严惩小偷。在作文讲评时我不对打小偷的人和小偷行为的对或错进行表态,而是和学生就小偷的命运进行讨论:10多岁的小孩为什么要偷东西?他的父母为什么不照顾他?他为什么不去上学?他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假如我们是他又会怎样面对生活?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一项基本的道德修养,并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
  3.通过讲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对有些学生惰于思考,作文时仅仅将材料堆砌而成的情况,教师在讲评作文时,就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让学生大胆尝试多种表现方法,启发学生选用自己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阅读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学会写作,最终超越自己。对那些在作文中有新颖的构思、想象、联想和表现手法的作文要予以热情的肯定,让他们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作文与做人从来都是相通的。我们提倡“绿色作文”,就是让学生每进行一次作文练习,他们的人格就应得到一次升华,使学生成为一个热情真诚的“真”人。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高级中学。

作绿色文 塑健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