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第11期 ID: 421804

  

关于建立高校汉语教育 “句模”多媒体资源库的思考

◇ 杜凤梅

  摘要:随着高校汉语教育蓬勃发展,不规范的教学模式、混乱的师资和教学资料促使我们提出以ppt模式建立“句模”资源库的设想。对资源库的模式、理论基础、特点、难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汉语教育 基本模式 理论基础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国际汉语教学蓬勃发展,高校留学生越来越多,汉语教育的地位变得重要起来。各大高校、孔子学院、、海外汉语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师资源。近年来各城市兴起的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更加速对汉语教师的需求量。这种局势造成了师资水平的良莠不齐,有一些非专业教师也都加入到这一行业中来,他们不清楚教学原则、语法规则、教学方法,以一种非专业的教学姿态进行教学,造成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事业的混乱。无论是哪种层次的教学,众多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讲解操练的“句型”是有限的,但每个人都在制作具有自用特点的课件,费时又费力。若是有统一多媒体资源库,则能够规范师资队伍和汉语课堂,同时教学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对汉语教育理论和实践起领军作用的是高校的学者们,因此新形势下对高校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任务。
  二、“句型”的重要性
  汉语作为第二汉语教学中教学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认知法,后期兴起的有任务法、戏剧法、支架法。这些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理念不同,但所教授的内容都是以“句型”为支架的,传统意义上的语音、词汇教学只能依附语言交际才能体现出教学效果。对于“句型”的重视在最流行的明德模式教学方法得到高度体现。明德模式不采取分技能教学法,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大小班合作制获得,大班老师引进新的“句型”,通过讲解以及操练的方式把“句型”输入学生的大脑,并保证学生有能力应用,小班老师则通过操练大量的例句巩固这些句型,保证学生对单句的自然输出。笔者认为单从对“句型”的重视程度总结,明德模式大小班的教学方法总结为“密集操练强化‘句型’教学法”更为恰当。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不同于儿童语言习得最重要之处,就是“句型”在学习中的角色。儿童在开始正式学习中文之前,已经无意识地掌握了所有“句型”,不需要把“句型”单独列出学习;而外国学生则需要把有限的“句型”作为重点,进行有意识地学习,才能输出无限的句子以及篇章。
  “句型”传统上也被称为“语言点”、“句式”。无论是国内广泛应用的分技能教学还是“大小班”制,“句型”是课堂的核心部分,学生掌握不了“句型”就不能获得输出句子、段落的能力,无法实现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每位汉语教师都必须掌握这些句型,并以此为纲在词汇的配合下教学。
  综上“句型”或者“语言点”在汉语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为了陈述方便,我们下文只用“句型”术语作为代表。
  三、“句型”研究的现状
  这些研究以及教学课堂中对“句型”的处理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总结,替换成分全用省略号表示,练习也是随便举例。一种是进行总结,但是没有统一的归纳标准,总结出的句型极不整齐,且总结得不准确。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母语迁移以外,学生的认知策略(类推、概括)使用不当也是重要的原因。没有进行总结,学生不清楚省略号位置是哪些成分,就会随意概括;总结得不准确,按照“句型”类推,输出的句子就会出现偏误。因此现有的书目和教学课堂对“句型”的处理不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对“句型”进行规范化是汉语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把经过认真归纳、形式规范化的“句型”称为“句模”,意思是能据其生成句子的模板。本文根据“句型”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句型”处理的状况,尝试提出建立“句模”多媒体资源库的设想。
  四、多媒体资源库“句型”的类型
  根据“句型”归纳的程度可分为两类:典型句型和非典型句型。典型句型是指句型中可替换的成分非常固定,总结出来的“句型”像一个严密的数学公式,我们称为“数码化公式”。非典型“句型”是指不能总结出公式,但需要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和练习的,多为俚语、口头语。
  五、多媒体资源库的基本模式
  关于典型“句型”,“句模”多媒体资源库中每个条目的内容包括四部分:数码化公式、中文解释、英文解释、练习。而非典型的“句型”则只有四部分,不包括“数码化公式”这一部分。
  “数码化公式”部分所有的符号必须一致,按照英语的缩略形式表示,这些符号所表示的具体内容应在多媒体资源库首页说明。
  “句模”多媒体资源库以ppt课件的形式表现,所有条目各部分字体、颜色一致,美观大方。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根据两类“句型”分为两部分建立索引。使用者只要输入“数码化公式”的首字母就可以检索到需要的“句模”。
  六、多媒体资源库建立的理论基础以及特点
  (一)结构主义、行为主义理论基础。把“句型”作为大纲进行操练这种观念的植入最早可以追溯到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是行为、语言的习得是一种习惯的形成过程,通过模仿、反复进行句型操练、巩固而得以完成。因此多媒体资源库的建立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的。
  (二)符合教学规律、顺应第二语言习得规律。多媒体资源库中每个条目“数码化公式”部分的语法是教学语法而不是本体语法,是适合课堂应用的语法而不是理论语法。所有的例句不能按照传统的“听说法”脱离语境进行单句训练,必须要联系语境、语体以适合教学课堂使用。所有的“句模”练习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所使用的词汇要以“句型”出现的先后顺序确定难易。这些“句模”多媒体资源库的特点,符合教学规律,顺应第二语言习得规律。下面我们分类阐述这些特点。
  (三)准确、简明、完整。中华民族是具有几千前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俗语、口头语蕴含义丰富。“句模”多媒体资源库要求对它们的中英文解释必须准确到位、简单明了,避免冗长的句子。而典型的“句模”除了中英文解释以外,还对“数码化公式”提出较高的要求。每个“句型”中和固定成分可以共现的成分很多,归纳者一定要遵循准确、简明、完整的原则。   (四)与语境、语体相融。“句模”总结出“数码化公式”之后,机械套入公式也会出现偏误。笔者曾多年担任采用明德教学模式的北美在华暑期短期项目,在以密集操练“句型”著称的小班课上,一节课学生输出的句子达到200句,然而根据“句型”推导出的错误或者不自然的例句的比率也非常高。
  “句模”多媒体资源库十分重视每个条目使用的语境及语体。每个条目的中文解释部分,需要概括说明此“句型”应用的语境、语体以及上下文关联性,真正做到把语言本身和语境使用相结合,避免只是单句操练句型。当然,每个例句的“语境”和“语体”的具体情况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说明,单靠多媒体资源库中的解释是不够的。
  (五)设计练习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句模”多媒体资源库中最后一部分是练习。练习有两类:一类是课堂上通过对“句型”的操练让学生获得语言使用能力的练习;一类是学生的课后练习。本文涉及的练习是指第一类。练习的形式有很多,填空、提问、补足句、替换练习等。
  无论采取何种练习形式,首先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多媒体资源库中例句部分的设计,因为学生程度不同,不能随意或者一刀切设计。因此针对不同难度的“句型”,要引导出的目标句必须参照不同等级的词汇进行,使整个“句模”多媒体资源库有层次性和实用性。
  其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操练的例句设计应按照汉语习得者的认知、习得过程,遵循从控制式过渡为半控制式,再到开放式的顺序。有了前面的控制式操练做基础,学生会根据“句模”模式创造出大量的句子,这时学生才真正掌握了“句型”,具备了语言使用的能力。
  七、多媒体资源库的难点
  “句模”的归纳过程是一个从本体语法向教学语法转换的过程。有些“句型”中各部分共现的成分非常复杂,归纳者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保证归纳出来的“数码化公式”准确、简单、完整。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老师只有在深厚的本体语法理论知识和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做基础上才能掌握处理的技巧。
  练习部分收集与“数码化公式”配合恰当巧妙的图片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建立“句模”多媒体资源库对电脑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
  建立“句模”多媒体资源库非常有必要,但是要建立高质量的以ppt的形式表现的多媒体资源库需要花费众多的人力和物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一项重大的工程。
  八、结论
  建立“句模”多媒体资源库非常有必要,它能够规范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并且为老师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做到了资源最大化的共享使用,为老师们节省了备课时间。“句模”多媒体资源库按照学生认知、习得的规律进行设计,也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虽然操作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学界同行们坚持不懈努力,是肯定能够完成的。
  参考文献:
  [1]施仲谋.明德中文暑校经验的启示[J].世界汉语教学,1994(1).
  [2]崔永华.基础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J].世界汉语教学,1999(1).
  [3]张和生.美国明德大学的汉语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1997(1).
  [4]汲传波.论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构建——由美国明德大学汉语教学谈起[J].汉语学习,2006(4).
  [5]赵淑华.北京语言学院现代汉语精读教材主课文句型统计报告[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
  [6]杨德峰.对外汉语核心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张婧.HSK语法精讲与精练[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8.
  [8]常敬宇.语境和对外汉语教学[M].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

关于建立高校汉语教育 “句模”多媒体资源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