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走向市场化,文化基础课越来越不受重视,高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日益衰减,教学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各地高职院校对应用文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个总体思路是专业模块教学。本文试从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角度,对应用文写作模块式教学进行一个较整体的分析。
关键词:应用文 模块式教学 改革 区域经济
基于应用文写作模块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服务于区域经济的角度,对应用文写作模块式教学进行了一个较整体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
鼓励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专职教师编写新体系校本教材,打破传统的应用文教学内容编排模式,内容按照通用与专业两大模块进行重组,适当减少通用文书的选择量,各高职院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的本校专业的设置,选择专业模块进行教学。
1.体例编排。内容按照通用文书与专业文书两大模块编排,其中通用文书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常用文种,比如条据、申请书、启事、通知、请示、会议记录、个人简历、起诉状等,以精少实用为原则。专业文书结合本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几大模块中选择:商业活动文书,财务类文书,项目、工程类文书,传播类文书,和其他操作行强的专业如化工、电子、机电、食品,可以增添实验报告、质量检测报告等文种。
2.内容编制。尽量减少对文种的理论知识介绍,重点强调各文种的写法及写作注意事项;每个文种增选不同类型的范文,长度适宜,内容贴近当今社会和学生生活,个别文种的范文适当兼顾趣味性;每小节后设置情境模拟写作练习。
二、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应用文教学“理论讲授+例文分析+写作训练”讲授模式,建立一种适应于学生生活需要和职业环境的写作情境,体现应用文的可操作性,调动学生的写作经验,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
1.模块选择与串联教学。教师根据自己本学期所教专业的特点,在专业模块中选择适当的一个或几个文种,对于理论常识少讲甚至不讲,只强调写作注意事项,然后设置职业情境,将几个文种串联起来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系列文种写法的同时也熟识了一项具体工作的流程,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2.职业情境模拟训练。在文种的学习中,创设近于职业环境的写作情境,让学生尝试进入某种职业角色,通过情境模拟来掌握具体文种的写法和使用。
3.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下载应用文写作资料和参考范文,在参考的基础上,结合所需职业情境独立思考、独立写作,训练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将部分作业尤其是与专业结合紧密的文种写作,制作成PPT,以给全班同学讲授的形式。网络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改变应用文枯燥、刻板的印象,使应用文写作教学更富有活力和趣味。
三、学习评价
改革学习评价体系,不再主要以试卷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要建立起一种以学习质量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理念。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从三个方面去衡量:(1)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和完成练习情况,主要由老师掌握,这一项占总分的20%;(2)学生模拟练习的质量,以提交的纸质作业为基础,教师打分,这一项占总分50%;(3)期末考核。课程备有题库,内容以重要知识点、案例分析及处理为主,以笔试或面试的方式进行,这一项占总分30%。建议各院校降低期末考核的权衡比重,将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分配在平时的学习表现和作业质量评定中。
四、教改实施基础及保障
1.社会调研。进入本地区校企合作企业,对高职学生对口专业的岗位进行调研,以用于创设合理真实的应用文模拟写作情境。
2.专业调查。主要对本院校各系各专业的设置情况、专业特点进行深入了解,适当兼顾其他高职院校专业;多与专业课教师沟通,掌握各专业的一些基本常识,以用于指导学生的专业文种写作。
3.科研、教研活动。各高职院校结合本校实际,组织语文工作者,编写教改实施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出版校本教材。
4.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各高职院校应该给应用文写作教师提供外出学术交流的机会,学习、借鉴其他职业院校的成功教改经验,以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
5.组建应用文写作模块式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为本校应用文写作教师,老中青结合,中、高级职称比例约为6:4以上,团队成员既能团结协作,又应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
最后强调的一点是,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整个改革过程应注重实践性和区域发展性,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改进方法,提高质量,在服务思想的指导下,认真教学,努力学习,为本地区的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永宏.试论“四化”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J].职教论坛,2011(20).
[2]傅云辉.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模块式教学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