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语文教学之友 2008年第7期 ID: 360517

  

“老老实实”地教《中国石拱桥》

◇ 陈海亮 陈旦阳

   记叙文的语言华丽含情固然是一种美,那说明文的准确、周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呢?环肥燕瘦,自有美趣。
   说说明文枯燥,语言上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吧!但是,我认为,说明文的不枯燥恰恰也在此,因为这里有一种科学的美、逻辑的美、理性的美。再结合说明的内容,我们会发现,说明文“物、理”自有动人之处,只有抓住了说明文本身最大的特点做文章,才能挖掘出说明文最大的美趣来。因而,我是这样教《中国石拱桥》的:
   我没有进行过多花哨的导入,而是直接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来学习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接着先让一位学生朗读一、二自然段,明确了说明对象为石拱桥;再让第二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知晓具体的说明对象为“我国的石拱桥”,同时明确了作者要列举两座有代表性的桥梁——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和北京市丰台区的卢沟桥;于是我在黑板上板书: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我遵从这一逻辑顺序,从说明文的语言入手,让学生在朗读中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感受行文思路的科学美、逻辑美。接着我顺势抛出了两个问题: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石拱桥又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很快在语段中找出了石拱桥的共有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而我国的石拱桥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的特点。学生继续朗读下文,围绕着“我国石拱桥”的特点看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色。经过这些环节的步步引领,学生不仅清晰地领会了作者的行文思路,而且概括与筛选信息的能力得到了训练。
   一位学生说赵州桥形式优美,优美在“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其坚固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样不但节约了石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在我的引导下,他用课本的插图形象地解说了“肩”与“拱”的含义。看着学生们若有所悟的神态,我知道他们对说明语言的形象与准确有了更为深刻的领会,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和他们探讨了此处列数字和引用的作用。
   一位学生说赵州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优美在“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坚固则表现在“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他还用自己手指的平行交叉互并,形象地诠释了“拼”字的含义,获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有的说卢沟桥的形式也很优美,你看卢沟桥“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怪不得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有的说卢沟桥结构也很坚固,它是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拱联成一个整体,所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有的说赵州桥和卢沟桥最大的特点还有历史悠久。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历经1300多年而不倒;卢沟桥也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同时它还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学生们激情洋溢的发言后,我按下了轻音乐的播放键,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多媒体上展现出一幅幅不同时代的精美桥梁:赵州桥、卢沟桥、宝带桥、南京长江大桥、厦门跨海公路大桥……看着这些雄伟壮丽的大桥,他们一次次被震撼,些许静默后我高声地朗读了第九自然段的开头一句:“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学生们马上用同样激昂的朗读来回应我的提问,听着他们自信的朗读音调,我不禁想到:踏踏实实地教也能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单位:温岭市泽国三中)

“老老实实”地教《中国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