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2年第5期 ID: 148023

[ 黄帆 文选 ]   

用细节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 黄帆

  摘 要:字典中对“细节”一词的解释为:“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细节决定成败,作为语文学科教师,只有充分聚焦于课堂中的每一个微末和关键之处,才能真正凸显文本的亮点和特色,也才能真正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细节 高效 语文课堂
  细节多少往往是在课堂生成中捕捉的。现场生成的教学细节无处不在,又难以捉摸,也许隐藏在奇思妙想、胡思乱想中,也许存在于顺水推舟、逆水行舟中,也许出现于锦上添花、画蛇添足中……但只要其中蕴涵着闪光点、生长点、链接点,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教师就要挖掘、开发、引申、利用,见机行事,优化课堂,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一、在偶发事件中捕捉细节
  教学中,富于智慧的老师,常常能运用高超的教学调控艺术,善于在偶发事件中捕捉细节,在师生、文本对话中作深度延伸,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学习。例如笔者在执教《童区寄传》这篇文言文中,有一个环节:“个性解读访区寄”。笔者想通过这一环节,让同学们来进一步了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但令笔者想不到的是学生不愿意做“区寄”来回答别人的提问,都想做记者去提问。这说明学生对文章的意思领悟得还不够透彻,他们怕自己答不好出丑。于是笔者让他们讨论记者可能问哪些有含金量的问题,根据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进一步熟悉了课文笔者先选定记者和“区寄”,然后,分配任务,让学生们合作,个性解读文章的意思,并要求其加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揣摩区寄的心理,准备接受采访。六个记者的提问也各有侧重点,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笔者的“加访”:面对凶残强大的盗贼,你能杀敌自救的法宝是什么?让本次访问得到了深化,总结区寄这个人物形象的“奇”字所在。学生的回答大多用现代文,由现代文的优势,再过渡到对文言文特别是柳宗元文言文自身特点的追踪可谓水到渠成。“品析佳处悟语言”应运而生。学生大多了解的是柳宗元的文言文的“奇”,笔者借机适当引入预习稿中对文言文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议”等情况的总结。然后过渡到“怎样学习文言文”,学生普遍认为,主要就是“读、译、悟”。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收获。由对区寄这个人物的再次颂扬引发思考:为什么诞生了区寄这样的人物,发生这样的事情不是很“奇”吗,以此引导课下探究“故事背后的故事”。就这样,抓住了一个环节就解决了整篇文章。也许自己的教育智慧捕捉住了课堂中偶发事件生成的可贵的教学资源,使课堂闪烁出创造性的精神,也使这节课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二、在问题切入点中设计细节
  课堂问题切入点的细节设计也能促进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有次笔者的公开课内容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于是笔者制定了两个目标:1.快速辨识文段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2.能够用规范化的语言表述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下面就是要考虑从什么角度去快速挖掘出解决问题的引子了。笔者精心制作了教学流程,做完简洁的导入之后,先出示几道具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然后从学生的答案中找出问题,进行问题展示,针对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在纠正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精到的知识讲解,然后再输入正确做题的理念,最后再做再发现问题再展示再针对性解决。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才能使用得游刃有余,才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效果。
  三、在朗读教学中注重细节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句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指导有方的朗读教学,能让学生在朗读之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不是泛泛地要求大声地读,有感情地读,而是针对课文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形式的朗读训练。
  例:《口技》的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体味。第一遍:要求读得流畅响亮。(这一篇要求学生朗读全文,人人出声,要读得沸沸扬扬)第二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这里重点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先进行示范,学生学读。)第三遍:要求读得层次分明。(这里从理解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两段,老师不进行提示,请同学们读出段中层次)第四遍:要求读得有情有景。(这里训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演读)第五遍:要求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这里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教学效果可以想见。
  四、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完善细节
  语文课堂上,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节,就是需要对学生即性的、瞬时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它既是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志,又是创造良好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怎样才是客观评价呢?主要是注重科学性原则,评价的指标体系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目前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采用容易被学生接受,又具有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细节,既评价学习的效果又评价认知的能力生产,做到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用细节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就是把细节做“大”,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或突破知识之限,由单纯的“知识教学”提升到“三维目标”的整合,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教学过程是由无数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理念、智慧。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关注细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精心设计细节,慧心发现细节,真心体验细节,用心处理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
  (黄帆 山东省滕州市姜屯中学 277521)

用细节打造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