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完成从“呼唤”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的跨越,进入全面攻坚的实践阶段。学校作为新课改的主阵地,无不在探索和实施促进每一位教师完成从新理念到新行动的最有效的乃至最完美的对接模式和策略,并尽情地反思和收获这些策略所带来的效益和变化。坚持开展和创新集体备课活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备受关注地推进新课改十分有效的行动方略。我校从成立备课组到推行集体备课已有两三年的时间,尤其在本学期加强落实集体备课,教师们都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存在多种低效的现象。怎样才能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呢?下面笔者谈几点思考:
一、深化对集体备课的认识
众所周知,备课工作是提高课堂效益并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性备课。备课形式的改变,必须借助群体的力量进行精简高效的集体备课。而从我校集体备课的实施来看,效果不理想,大部分老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从内心深处还没有认识到集体备课的重要性,还没有真正接纳集体备课的方式。这就须要深化对集体备课及其价值的认识,从而改变观念,改进做法。
(一)集体备课的新含义。新课改革背景下的集体备课以打造优势学科组,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研蔚成风气为主要目标;以搭建学术研究平台,促进教师思想碰撞、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以总结提炼经验,弥补强化不足,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保证全体教师教学水平基本达标为主要内容;以学科组教师共同进步,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预期效果,是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
﹙二﹚集体备课的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下,靠传统的一本教学用书结合经验来备课,按照传统的授课模式来上课,从实践上来看基本上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而集体备课,则能够很好地达成多种有益的效果。
一方面,它能够很好地保证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使教学走上新课程改革的道路。新课程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法,课堂给学生以主体地位,师生的平等及知识与情感的交流,评价主体及评价内容的改变等等内容,都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重大转变,单凭个别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研读及感悟,难以很好地把握及恰当地运用于实践之中,另外现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体例的变化又比较大,如何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取舍,合理利用,可以说在每一课的备课及课堂教学上,教师都会产生不少的困惑,而有效的集体备课,则正好使教师们的智慧叠加,增强对新课程的理解,并将新的理念运用到备课及上课之中,从而保证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及本轮课程改革的成功。
另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须依赖集体备课。本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对于所有的教师都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备课及上课都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不停地进行反思,而不同特点、不同能力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正好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集体备课就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再者,它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负担,又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能够做到更好地领会课程标准,更好地挖掘、把握和利用教材,获得更多的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学方法,设计各个教学环节,等等。大家互相交流,各抒已见,互相争鸣,势必使繁重的备课变成具有趣味性的交流与合作,而这种交流与合作的成果很可能体现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集体备课还有利于教风学风的转变,对教师的学者化,教学研究的专业化,办公效率的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等等方面,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细化集体备课实施过程
﹙一﹚集体备课时间安排
集体备课以每周一次为宜。在任务量上能够接受,能够提高备课的针对性,便于针对上周的备课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与总结,另外教师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下次集体研讨的内容,也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及批改作业等工作。
﹙二﹚集体备课流程
制定计划 ----→个人初备形成个人教案课件预案----→集体研讨----→主备人二次备课形成备课组优化教案和个性课件----→教师个人二次备课(完成个人个性教案和个性课件)----→教学反思
﹙三﹚具体操作
学期初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根据教材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及内容。
个人初备。各备课教师提前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初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并完成课时教学课件设计预案。教研组应积极提倡教师自主设计教案及课件,教案课件设计力求规范科学。
集体研讨。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前瞻后延,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人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备课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主备人二次备课并展示成果。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主备人根据集体讨论,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形成备课组优化教案和优化课件。(优化教案必须打印,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分发给每人一份,优化课件也要送到本备课组成员手中)
教师个人二次备课。在主备人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各备课教师结合本班实际,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可适度灵活调整,完成个人个性教案设计和个性课件设计。
教学反思。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进行记录,加以分析研究,并记录在教案后面的教学反思栏内。
做好每次集体备课记录,学期末交教务处存档。
三、集体备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营造和谐团结的备课组氛围,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这将会大大有利于教师们的分工与合作,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的意见会有不同,以至发生争辩,切莫忽视或担心这些意见和争辩,它们实际上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有助于彼此之间的启发,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要防止走过场,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这需要学校创造一定的环境,提供时间、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并加以督促检查,将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及成果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之中。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使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准备、有内容、有收获,鼓励教师个性的张扬。
三是改变一些貌似集体备课的认识和做法,如认为集体备课就是要统一大家的思想,就是为了要一样地上课,将集体备课等同于教师们的轮流备课,或是分头加统一备课、组长备课、或是统一教案、只备不研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教育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展开,对教师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教育教学水平也将会大大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备课必然会被普遍地运用,从而发挥它更大的价值。“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集体备课只有真正做到博采众长、拓展思路、张扬个性,才会效果明显,既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又让学生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
(王丽珺 甘肃省白银市实验中学 73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