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2年第5期 ID: 148015

[ 李大明 文选 ]   

建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 李大明

  近几年,我校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探讨“自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立标、学标活动为载体,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高效课堂持续、良性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教学目标。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锻炼,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对此进行过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对建构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求摒弃课堂的低效、无效行为。这种低效性主要表现在:课前教学设计不精心,照抄照搬教参、教科书以及直接使用现成的教案等;教学中缺少智慧生成,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合作交流少,讲解记忆多、鼓励创新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智慧生成;课后缺少反思、感悟与总结,没有对教学的反思、总结,也就缺少了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求由学定教,以人为本,提高效益。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疑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要有效组织、营造民主课堂,创设本真、高效的教学情境,把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在预案、生成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要使课堂教学在民主、真实、朴实、扎实基础上更智慧、更富生命力一些,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即使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也要努力使每个教学环节得到落实,目标科学达成;绝不能“演戏摆架式”,只注重设计的形式与任务,忽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和态度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极富个性和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指正学生,用形象的语言启迪学生。
  再次,要求研究作业设置,减轻学生负担。结合目前实际,要求:①重申语文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②设计有效作业,“凡是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必须做一遍”,使作业难度合适,总量合理;③探索分层作业,从学生学习能力层次和教学要求层次两方面分层设计,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强作业的选择性和针对性;④倡导个性化、多样化作业,倡导阅读、观察、制作、实验、课题研究等个性化、多样化作业,发挥作业在促进应用、鼓励创新、完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⑤认真批改和反馈作业,做到作业有布置有检查,有错必改,批改及时,讲、评到位。作业批语要使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作业批语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的桥梁。通过对作业的合理有效设计和控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最后,要求教师全面提高,充分调动教师们参与构建高效课堂的热情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①教师思想认识要提高。教育的高质量来自高素质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打造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的本质需要、是教师认真履职的需要、是每个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但有的教师却认识不到这一点,总觉得无论怎样打造,课堂教学就这个样,一辈子这样教,还怎样改变?所以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尤其重要,没有观念的转变就无法真正地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
  ②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教师课堂上,学生会如沐春风。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③教师要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准确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高效课堂的导向,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学流程的合理设计是高效课堂的关键,师生角色的科学分配是高效课堂的保证,教师素养的快速提高是高效课堂的后盾。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只有这几个方面互相融合,才能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以上几点是笔者对“高效课堂”的一点认识,教育实验和改革是教育科学、教育艺术的生命,促使教育的体内永远流淌着新鲜的血液。总而言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只不过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虽暂时没有达到,但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李大明 山东省肥城市实验中学 271600)

建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