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习惯了在作文中夸夸其谈吧,我们有时把一个个故事讲述得催人泪下,而事实上自己却从未有过切身的体验;或用无懈可击的说理将人哄得一怔一怔的,其实却在论证连自己都不支持的立论。华丽的辞藻,掩不住背后的空虚,感人的文字,更能折射出心灵的空白。在考场中花了一个小时炮制的作文,却可以在考试结束后一分钟内忘掉。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它们还担负着说服或打动阅卷老师的重大责任。
正因为如此,太多太多的时候,我们怀疑作文的真实性,怀疑自身的真实性,甚至开始怀疑文化的真实性,正如最近在网上流传颇广的《会说谎的作文》一文的作者一样。
实际上,这些都是无妄的揣测。作文中,抑或扩大了来说,文学作品中,本就是承认谎言的。否则,所有的小说都可以和文学世界说再见了。虚构,乃是谎言“冠冕堂皇”的说法。而小说正是勇夺虚构桂冠的文学形式,若没有了它,这个世界必将缺少一抹最精彩的亮色。如此说来,我们至少不用对作文中的谎言这个原本就构不成问题的问题继续杞人忧天了。
然而,“作文与谎言”这一话题,并不是可以靠黑格尔的一句“存在即合理”来陈说清楚的。其实,谎言存在的必然性背后,有其对真实孜孜不倦的追寻。
正如小说以其独特的角度反映了现实,我们的作文一直在追求心灵的真实。我们讲述着动人的故事,或许有时为了叙述的便捷,假定主人公为自己,可这并不能影响故事本身对真善美的赞颂。我们辩述着一个个论题,或许有时说了违心的话,但只要是站在真理的立场上,就没什么可羞愧的。
退一步讲,即便我们写了谎言,也无须为此惴惴不安。只要能够认识到谎言与真实的差异,即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并努力将其同化,不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在这里,我将谎言定义为理想,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正是因为对于完美的追求,我们才在作文中撒谎。而这一个个谎言,原本就不是居心叵测的,反而是完美的特性,才决定了它必将不真实,可这对于文学的真实性又有什么影响呢?
作文中的谎言和真实,本就是可以和谐共存的。若失掉了这些谎言,才是作文中,乃至人生中最可悲的事吧。
寿恬雨,浙江诸暨市牌头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