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915

[ 徐心华 文选 ]   

让孩子们手随心写

◇ 徐心华

  六一前夕,《鲁豫有约》给孩子奉献了一个特别节目——《无声舞者》,讲述了中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大学生杨川的故事。杨川因小时候生病,只能够听到很弱很弱的声音,并且说的话只有妈妈能懂,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屡次在国标舞大赛上获奖。
  当主持人问他理想是什么时,杨川认真地说:爸爸,我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找到工作,让你早点享福。
  多好的孩子呀!让爸爸享福,朴实的一句话振荡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一段经历。
  那时我刚毕业,对待工作满腔热情。几次语文课后,我发现一个叫刘强的学生作文写得特别好。《陈情表》课后练笔,他写得真诚细腻,结尾升华主题:愿意化作一只蝴蝶永远围绕在父母的身边,给父母快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全班朗读时,许多孩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样有孝心的孩子成为我在办公室炫耀的资本,也是班级的骄傲,祖国的希望。
  有次,我上完课已经是中午了。一个中年人,不,是个老人,在等着刘强。老人穿着朴素,骑着辆历史悠久的“大金鹿”,显然长途跋涉。岁月的刻刀狠狠地在脸上留下痕迹,枯树似的大手显然久经农活的磨练。刘强匆匆地和父亲说了几句话,接了什么东西,就很快离开了。老人对我说,这孩子,很不听话,老师要多操心呀。我当时不以为然,夸奖了刘强一番,可令我奇怪的是,老人没有任何欣喜之情,很漠然。或许是,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吧。留他吃饭,他不肯,骑上车就回去了。
  再见这位老人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穿着一件破的军大衣,头紧紧地缩在一条黑色围巾里,坐骑依然是那辆大金鹿,黝黑的脸上不见一丝笑容。我把老人领到学校的政教处。刘强和几个同学木头似的低头无语。刘强,一身时尚的运动服,崭新的运动鞋,头发显然刻意修饰过。父亲口里责备了几句。出人意料的是,刘强胆敢反击了:“你,来干什么?我不用你管!”老人被激怒了,脸色红黑相间,举起大手狠狠地向刘强拍去,他猴子似的跳开了。场面就要失控了,我们几个老师拦住老人家,花费了好多言语才稳定了老人的情绪。老人家点着一支烟,便沉浸在烟雾里,好大一会。
  原来,刘强这几个同学迷恋上网,最近竟然晚上偷偷爬出宿舍,成为网吧的常客。昨晚爬墙时被巡逻的警察逮住。老人无奈地说:“刘强这孩子花钱特别多,说资料费、买学习用品等。家里把所有的能卖的麦子都卖光了。刘强还不让我直接送钱,而是要求捎来。”我此刻彻底明白,他为什么不顾没吃饭的老父亲接了钱就匆匆地逃走了。
  最后,刘强的父亲几近哀求地说了很多的好话,学校才从宽处理。但刘强最终没有改好,没到毕业就退学了。
  一个作文里充满孝心的孩子,在现实中怎么变化这么大?刘强在作文里对父母的爱哪里去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言行不一?我当时还引以自豪,不是鼓励学生说谎吗?大多数老师不就这么教的吗?刘强的退学,我是有责任的,如果老师鼓励学生写真话,青春的苦恼、学校生活的单调、家庭的贫困等向老师倾诉。老师和学生就此展开对话和交流,共同想办法解决,学生们单一的心灵会变得厚实起来,平静的日子会激起美丽的浪花,平面的学习生活会瞬时立体起来。许多问题不会发生,学生们会健康阳光地成长。
  节目中,杨川如果换成我的学生刘强,会说什么呢?是为祖国还是为人民呢?总感觉那样的语言苍白无力,不符合孩子的话语体系。相反,杨川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说出的话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虽然很质朴,很简单,但很真诚,很暖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高中生在真爱面前却失语,只会歌唱,不会脚踏实地;只会有政治思想,不能表达真情实感。生命的本真缺失,精神被主流价值观掠走,孩子几乎是在双重人格的塑造中成长起来的,没有办法形成健全的人格。
  为了找回我们诚实的孩子,丢掉作文必杀结尾句吧,让孩子们手随心写。
  
  徐心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让孩子们手随心写
目录

  •  / 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