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积灰已久的书卷边,用徽光拂去尘埃?是谁在幽暗昏惑的旅途上,用光明扫除退缩?是谁在死海无波的大脑中,用光线掀起波涛?
是幻想的灯盏,指引着我们走出沙漠与昏惑,带领我们由尘世进入天堂。
或许天地之初、洪荒之始,幻想便始终与人类如影随行,仓颉造字,以幻想书写着美妙的人间,将世人拉出蒙昧,紧紧联系在一起。庄周梦蝶,以幻想泼洒着凡人的哲思,将世界化为蝶之梦,寄寓了超脱的涵义。
幻想的灯盏照亮了生活,李太白仕途不畅,几经颠簸,他的生活有可能就此暗淡无光、不见天日,终年与颓唐相伴。但他没有,是幻想将他拉出生活的泥潭,让他且歌且醉、且行且吟,银河的星子为他而坠,汇成了壮美的瀑布,皎洁的明月因他而动,伴随他举杯起舞。李白的幻想如同晶莹的水晶,时时轻叩着他流浪的生活,为他贯注豪放而张扬的力量,为他挂起横渡沧海的高擎的云帆。
幻想不仅仅是人求知的本能,它更是一种力求向上、力求逐远的生命姿态,为空洞的生活的外皮,注入了丰盈的美与力度。
幻想的灯盏,照亮生命。画家梵高,一生与贫苦为伴,他为了一片面包,一枝笔而向家人苦苦哀求。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整天生活在光怪陆离的幻境中。是幻想,让他的生命绽放出新的光彩,在那一片扭曲的、旋转的画面里,梵高却以幻想为笔,以生命为墨,让举世无双的向日葵在他的笔下吐蕊怒放。身处黑暗之中,是幻想的灯盏,让他的生命在燃尽之前,奏出如此有力的音符,流泻出如此灵动的辉光。
幻想不等于空想,它并非那些高高在上的人所指点的空中楼阁。它从现实起航,却远远飞入梦的云端。它是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的梦想,是《新中国》万国博览会的预言,它是史铁生于病隙展望人间的双眼,它是尼采“上帝死了”的断唱。它轻盈,但它绝不空虚。它的飞翔,是源于它有力的双翼,满载着人类的梦想。
点亮一盏幻想的灯盏,让生活的空白处常见丰盈,于生命的坍缩处,流淌出希望的辉光。
点评:文章开篇以一组排比式的设问句引出论题——幻想的灯盏,文笔优美,入题快捷,引人入胜。从全文来看,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材料典型丰富,论证方式灵活,思维有深度。小作者从人所熟知的李白、梵高的事例中得出幻想照亮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把抽象的说理寓于形象的描述之中,紧扣题意,说理生动。然后指出“幻想不等于空想”“它从现实起航”等观点,足见其说理的透辟,行文的严谨。语言饱含意趣,生动流畅是本文的另一大特色,但文章开头段的意义稍显虚泛,是一瑕疵,通览全文亦可谓瑕不掩瑜,故仍可将此文评定为满分作文。(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