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和农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乡村是诗意的,文化和精神的,农村是现实真实的。
在古代,广大的乡村是天然的世外桃源,“乡”是一个大的自然人文怀抱,乡村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生活空间。在古代中国,中央政权只设立到了县一级,所以县官是当时最小的官,县以下的广大地区,也就是乡村,都是村民自治管理。我们可以把古代的乡村理解为国家政权之外的一片自由自在的天地。国家的政权在县一级就终止了,没有延伸到乡和村,乡村是自足自在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沿袭了民国政府的做法,把政权下移到了乡。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乡村已经发生了变化,乡一级变成了国家政权,只有村一级还保留了村民自治,我们的政权还没有深入到村一级。
以前村长的工资由土地提留费发放,后来为了减轻农民负担,村长工资已经由乡财政统一支付,村长实际上拿的是政府工资,甚至一些地区直接由县向村派驻村书记,我们国家最末梢的村庄,实际上也已经纳入国家党政管理。国家权力触及到大地的角角落落,乡村的原始意义已经不复存在。
古代中国的乡,是国家统治之外的纯朴民间,是世俗喧嚣之外的清静家园,也是精神的世外桃源。为什么叫乡村、乡土,而不叫县土,就是因为县是国家的,乡是民众的。乡里的事自己做主,县上的事国家做主。古代的乡村是真正的乡村。乡村一词流传到今天,已经变成一个跟我们的文化和精神有关的词语。
我理解的乡村,是自古老的诗经、庄子、楚辞、汉赋、唐宋诗词以及山水国画营造出的一处乡村家园。在那里,有古老原样的山水自然,有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交流,有隐士和神仙,有我们共同的祖宗和精神,乡村山水中有我们的性情和自在,有我们的知与不知、进与退、荣与辱、生与死,有我们的过去将来,前生后世。总之,乡村是世俗社会之外的清静世界,乡村是中国人的伊甸园。中国人自诗经、庄子、唐宋诗词之后,就已经走出乡村,乡村伊甸园消失了,现实大地上只有农村。
(选自《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