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落叶凋零的小道上踱步,在这城市的街角,品尝那久违的惬意。踩着落叶,浮动着落幕的悲曲,在专属于秋的午夜,我静静听诉着诡异的乐章。一片一片的寂凉,一年一年的轮回,已经风干水分的叶子,已忘却了自己还能悲伤落泪,只是在霓虹下,黯然的沉睡。
我抬头看月,月低头看我,多怀念那时候的感觉,多怀念那时候的秋月。而今我再抬头仰望时,月,却在我的视线里丢失了,留给我的只有那随意散乱的星点。我不停地在原地旋转着,旋转的又怎只有我?在这永无止境的旋转中,我渐渐迷失了回去的路……
叶落一瞬,是寂静。我在这一瞬的宁静中品味着寂静的喧嚣,在万家灯火中,寻找月的一切光影,但等来的,只是一片一片闪烁着的无边的灯火……
难道这么大的天空就容不下一尊月吗?天空,它可以谱写西欧奇幻的星座,它可以载满希腊永恒的哲理,却再也容不下一尊月,可叹呀,月光下凉凉的悲哀。当重温那卷古书,月依旧那么秀丽,当再读那首绝句,月依然这般神秘,但也仅仅只是回忆,明月光下冷冷的回忆……不知现在还有多少楷墨在寻月,但就算寻得又怎样,也只能用一支精致的圆珠笔在几张纸上寥寥地画上几笔罢了。当我们捧着星座书划出宇宙的浩瀚时,又有谁发现,其实在银河的这头仍有一副残影,为我们静静守候……
在林立的高楼上,我终于捕捉到一抹月影,她似乎清秀依旧,她似乎淡雅依旧,依稀可见的一抹却足以使我铭心刻骨。如今,在这浮世上,还能存多少素颜?一首浅浅的悲曲,让我想到了月“阴晴圆缺”的宿命……在当今伪装与虚伪盛行的社会中,月却可将最真实的“喜怒哀乐”写在脸上,是可爱还是可笑?岁月给了月蜕变的空间,她俯瞅历史的烟云,在文化与历史中,等过花开花落,她将历史、文化完美的融合了,但再甜美的赞赏都不能使她喜形于色,面对不为“甜言”所蛊惑,继续坚持自己的原则的明月,我们是应该惭愧的吧。风过无声,月,依旧不语。
转身,华丽,又是一个寂寞夜。月光,映照着这城市的影子。热闹永远都是属于城市的,而寂寞才是自己的。人,最悲的不是在繁华中感受孤独,而是孤独就在身边却从来没有发现。当独自离开这城市的喧嚣的时候,热闹的依旧热闹,不会因为你的存在或者消失发生任何改变,这时候就会发现,你就像被这世界遗忘了,悄无声息地游走在世间,所幸的是无论存在于喧嚣抑或归隐于寂静,在夜幕下,却总有月的不离不弃。是的,即使被世界抛弃,即使流浪在世界的尽头,只要微微地抬头,就不会感到孤单,因为她,从未离开……
或许有一天,我们再来追寻那消逝已久的时光,才发现,它们就像月一样,静静的,轻轻的,被埋葬在文明与喧嚣中,很深,很深……
在月色的指引下,我终于又找到了回去的路,但又有多少孩子迷失了方向?又有多少世人在品味着孤独?
在一个安详的晚上,我在这落叶凋零的小道上,品味着淡淡悲伤……
学校:湖北武汉市第四十三中学;指导老师:蔡琼慧
点评:月亮,如一枚钉子深深地钉在了文学作品里,成为众多文人骚客赞美歌咏的对象。作者选择了月和叶这两个意象,书写内心细微的感受。在“我”对月的追寻中,一些景物都包含着悲伤、静谧的气息。文章固然华美精致,极具文学意味;但华美的表象背后似乎暗藏着某种空洞无物之感,这是此文略显不足的地方。(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