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平日里总爱看书,若是遇到看了特别有感触的总会在吃饭的时候一一为我描述,十几年下来,餐桌竟然成了我的语文小课堂。
在记忆里,老爸为我讲的第一本书是《一千零一夜》,那个时候年龄还很小,不认识多少字,所以那些情节很长的故事,都是老爸一点一点为我构建出轮廓,带我进入一片流光溢彩的世界。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一边往嘴里塞肉一边瞪着眼睛看着爸爸,想象着在大洋彼岸的世界是怎样的灯红酒绿。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内心里的世界有着最温馨的饭菜味道。
等我稍微长大了点,老爸开始跟我讲名人传记,印象中最深刻的是范仲淹小时候在寺庙里为了读书,每天就只喝两碗冷粥,当时听到的时候我看着餐桌上喷香的米饭,第一次从心里觉得范仲淹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所以后来在学到他的《岳阳楼记》的时候,对于他的敬佩更深厚了。那段时间我在餐桌上知道了古代伟人各种各样的事迹,对于他们的崇敬也随着时间一起卷进了我的童年里,成了我永恒的记忆。
再后来,我开始上学了,老爸讲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了,从戴安娜王妃到世界十大未解之谜,老爸他用语文为我打开了世界的门,我仿佛活蹦乱跳地周游了世界。
在听故事这条记忆长河里,《基督山伯爵》是一个耀眼的礁石,那个时候我也有了一点阅读积累,所以在听老爸叙述的时候就有了更深的共鸣。《基督山伯爵》是老爸用了好几顿饭才讲完的,我只记得当时我看见老爸眼睛里闪烁着从来未有的光芒,他用着一种很昂扬的语调告诉我,人生最需要的是两个词:希望和等待。那张神采飞扬不甘向生活低头的脸带着这两个词一起埋在了我的脑海里。后来我自己去重读了一遍,在看的时候,不管是哪个细节,老爸在餐桌上讲故事的声音总能一下子跃出。希望、等待,这也是我后来在面对挫折和坎坷时,一直坚持的动力。
大概是在进高中没多久的时候,在一次晚饭时,老爸突然提起很久以前我们一起看的电影《乱世佳人》,他说他觉得我应该去看看。当时我很是疑惑,因为老爸从来没有这么强烈地推荐过哪本书,可是看着看着我就明白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看一本书的时候有了血液沸腾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觉得好像自己被唤醒了一样。斯嘉丽就像是睡在我心里的蚕卵一样,终于破茧成蝶了。我被斯嘉丽身上那股不放弃的精神感染到了,为她自己用双手拯救家园的勇气沉迷;我甚至觉得在以后的生活里,不管遇到什么,我一定可以熬过去。我喜欢那个满身是缺点的斯嘉丽,也正是因为她满身的缺点才让我觉得她是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的。看完后,我一瞬间懂得了老爸为什么要我看,因为他知道我会热爱斯嘉丽,他在借斯嘉丽给我对于未来的信心。就像古语说的那样,知女莫如父,也只有老爸可以知道他女儿需要什么。
这些餐桌上的语文,它们像是融化的麦芽糖一样流进了我的生命中,带着浓郁的爱。它们成了我旅途背包中最贴心的便当,不管在哪,只要打开,那味道足可以支撑我走向下一个站口。
学校:江苏常州市第一中学
导师:陈宝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