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019

[ 刘敬胜 文选 ]   

给玉米接生

◇ 刘敬胜

  玉米是用手掰下来的。十年前,我说这句话时,生长在西湾的所有人都会点头,没有任何异议。现在,如果我再说出同样的话,他们会带了嗤笑的口气说谁还会用手,我们全用玉米收割机了。
  父亲是个例外。父亲还仍然坚持用手一个个掰下成熟的玉米。所以,父亲也一直很劳累。
  父亲坚持用手掰玉米是有原因的。父亲需要玉米秸,因为母亲需要植物的秸秆作为烧锅的柴火。玉米收割机很迅速,很轻省,父亲不笨,他知道收割机的好处,而且知道收割机不会让他腰酸背痛,但是父亲不能图这样的轻省和便利。他要为母亲准备一个冬天的烧锅的柴火。
  在一个有点阴沉的天气里,秋风已带了些许的凉意。成片的玉米已经成熟,像海,韵味十足地散发出成熟的香气。玉米好像一个孩子探出它的身子,打量外面的世界。我家的地在路口,我一眼就看到了它。我带着一种急切的心情,扑向玉米的海洋,带着小资的情调的愉悦。可是对于农人来说,丰收的喜悦背后,常常是汗流浃背,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痛楚。
  玉米需要剥掉外面的那一层皮。皮有两三层,不厚,却有韧性,很难用指甲撕开。我脆弱的、很长时间没经过锻炼的指甲,渐渐承受不住撕开玉米皮的拉扯,开始钻心的疼痛。我真实地体味到十指连心的感觉。我坚持着,因为我必须坚持。我应该分担父亲的劳累和父亲的疼痛。作为儿子,这是我的责任,永远不可能改变。
  我在疼痛中寻找微小的快乐,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点。很幸运,我寻找到了。每次掰下玉米时的“啪啪”声。专注的倾听,声音短暂,带着金属断裂的清脆。一个个玉米从我的手里与玉米秸分离,我看到了新生。我仿佛看到一个个漂亮的、长着娇嫩肌肤的孩子从母体里降生,一种从未有过的神秘的成就感在我的心中升腾,渐渐地越来越清晰。
  玉米掰完了,玉米秸被我和父亲的镰刀撂倒,铺在地面上,像绿色的地毯。风干,晾晒,来到家中,堆在老家的院墙外。那是母亲的柴火,一个冬天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一堆堆鲜黄的玉米,在隐秘的世界暴露出来,耀眼和夺目。看着眼前的玉米,父亲很有成就感。
  父亲的皱纹舒展开来,露出了高兴的满足的笑容。
  
  (选自《中国青年》)
  

给玉米接生
目录

  •  / 陈治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