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45007

[ 张家岭 文选 ]   

三点导读

◇ 张家岭

  “假如要圈定母爱,一千个母亲也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母爱方式。”作为父亲的苏童正用自己一千种爱的方式爱他的女儿,在女儿身上弥补自己童年的缺憾。所以,即便文中选材是那样的平常,但静水流深的情节表象之下与直白的文字里涌动的是炽烈的爱,琐碎的生活细节被随意拈来,竟如能够透析阳光的钻石、谛听海潮的珠贝,熠熠地闪耀。哄孩儿入睡、在“甜蜜的心智较量”中“诱供”孩子、睡熟的妻女深夜亮灯相待无一不是如此;甚至对女儿挑选红色衣物和玩具、朝亲戚吐唾沫这些“在审美情趣和判断是非方面常常发生错误”的行为,自己也往往“陷入一种愚蠢得无以复加的境地”,无法干涉;即便是女儿因为练小提琴漫不经心受妻子训斥,他竟也“如坐针毡”。生活中,让那些平常而普通的情节深刻而富于内涵的,不是别的,是潜行于平静的生活中越打磨越璀璨的真挚情感;即便是攫取其中任意一件小事,真情也会使它如同浪涛中飞溅的水滴打湿人们的心——以大海的纯度和深度,那是苏童对女儿的爱。
  幽默的叙事风格也为文章增色。苏童的作品有着一贯冷静的幽默,本文的幽默中却更多了真情表达的率真。说对孩子的爱,却这样讲:“个人崇拜已经消逝,现在人们的一片忠心都指向自己的孩子,那便是父爱和母爱”、“心甘情愿地把家中的帝位让予女儿”,庄词谐用,小小的人儿凝聚的竟是为人父母的一片“忠心”与“忠诚”,忍俊不禁中更增深长意味;“甜言蜜语的诱供”虽然“屡见不鲜”,女儿却“会耍两面派,面对爸爸时说爸爸最好,面对妈妈时说妈妈最好,面对两人时却狡黠地一笑说,爸爸妈妈都好”;当女儿受到妻子训斥后,大人却以孩子的思维和方式来思考和行事,“我怀着某种暖昧之心问她,妈妈今天骂你了吧?”竟想趁机“竞争在孩子心目中的爱”,倒是女儿懂事若成人,“很认真很响亮地说,妈妈是为了我好。”会心一笑中,品味三口之家的温馨,谁还能说父爱粗砺?
  作者说:“三口之家往往是这样,有什么办法呢?许多言行存在着错误,许多错误的言行其实又没什么错误。”那是怎样的一种包容和爱!在爱的光照下一切显露着美丽,如同女儿的“五个小手指一齐闪烁着令我心醉的光芒”,那是一种天伦之乐。
  
  文末说:“许多言行存在着错误,许多错误的言行其实又没什么错误。”该如何理解?在文本的具体语境中,句前还有“三口之家往往是这样,有什么办法呢”的反问,强调三口之家“这样”的常态,“许多言行存在着错误,许多错误的言行其实又没什么错误”正是对“这样”的具体阐释。溯文本而上,可知“这样”指的是文中所列举的女儿种种不尽“正确”的情趣、判断和行动,以及自己“对女儿过分的溺爱”,所指内容从行为本身来看确实不应肯定,“存在着错误”,可是又为何不加以纠正而喟叹没有办法呢?
  女儿所有的表现,即使不尽正确但都是那样的惹人怜爱,总能触动一个父亲心中最柔软的温情,它让苏童毫无保留地接受来自于女儿的一切——即便是错误;甚至自己还“错误”地“诱供”和离间以争取女儿的爱。女儿俨然成了三口之家的中心,毫无保留的爱让一切不合理的都变得正常合理——更何况那又是怎样的错误呢?偏爱红色,或者练琴时的漫不经心、讨厌别人不友好的挠痒而吐唾沫,其中更多的是孩子的天性和顽皮,是孩子可爱的纯真与狡黠——这里的对与错早已经在爱的温情里闪烁着令人“心醉的光芒”,这是一家三口于生活中的默契、温馨,是天伦之乐,一切其实真的没什么错误。
  这样一个议论性的句子,于文章结尾,卒章显志,进一步表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其中浓浓的父爱亲情令人感动。
  
  1.“婴孩哇哇一哭,那个家庭便有什么东西在破碎,同时也有什么东西在萌芽。”请你谈谈“破碎”和“萌芽”各是什么?
  2.“许多言行存在着错误,许多错误的言行其实又没什么错误。”请说说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附:参考答案
  1.“破碎”与“萌芽”运用了比喻修辞,喻指三口之家诞生前后家庭生活中情感的状态。“破碎”的是两口之家夫妻之间那种浪漫、热烈、平庸或势利的情感纠缠,“萌芽”的是三口之家诞生后全家以孩子为中心的新的家庭感情生活。
  2.参见“难点指津”。

三点导读
目录

  •  / 陈治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