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畔,黄海之滨,沂蒙东端,有一个“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的福地——江苏省赣榆县。她历史悠久,秦始皇两度莅境,鞭石成桥登秦山岛,还是中国东渡日本第一位使者秦代方士徐福的故里;它文化丰厚,孔子及其高足子贡曾印屐夹谷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齐鲁夹谷之会,端木书台至今风韵依旧。
乘改革之东风,浴世纪之朝阳,2002年5月,赣榆县第一所民办学校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应时而生。2005年首届毕业生取得开门红,中考综合评估在连云港市近180所初中学校中名列第一;建校九余载,七届毕业生,学校连续七年获得连云港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估最高奖。年轻的学校,骄人的成绩,得力于团结协作、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的团队。
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奋进、充满活力的团队,70余位语文教师中,有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级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2人,一级教师26人。
一.依托教研活动,凝聚集体智慧
2011年4月,连云港市通过学校申报,县、市逐级审核、评定的形式,成立了28个中小学港城名师工作室。赣榆县外国语学校的“徐立刚中学语文工作室”是全市唯一的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的24位成员中,有5位是赣榆县外国语学校的语文教师。名师工作室以“带动一支科研队伍,建立一个专题网页,完成一个省级课题,撰写一定数量论文,出版一本研究专著,展出一批教学成果,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为目标,制定了三年实施计划及活动要求,确定工作室成员的发展规划,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开设讲座、公开课、观摩课,举行报告会、专题研讨沙龙,组织考察研讨及论坛活动,进行专题论文评选,开展读书学习和送教活动,与薄弱学校进行结对帮扶等,这些为工作室成员及学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培植了成长沃土,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外国语学校语文组积极承担连云港市语文教学研讨活动。近三年在市“青蓝课程”(初中语文)展示活动中开设观摩课9节,讲座4次。活动中,语文组教师全员参与,深入研讨,立足课堂,相互启发,收获颇丰。2011年3月26日,连云港市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在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南校区举行。来自全国语文教育界的知名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语室编审、全国中语会秘书长顾之川教授,江苏省政府督学、著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李震教授,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张蕾女士为全市三百余名语文骨干教师开设了精彩的讲座。市教育局教研室陶卫东主任亲临活动现场。三位专家分别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阐述,指明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向,鼓励语文老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昂首迈进,收获幸福的教育人生。
语文教研组认真贯彻《连云港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每个备课组每月进行两次集体备课,每次集中备课时间为90分钟;其他需要研讨的问题由备课组自行决定备课时间、内容、形式。集体备课的内容为上半月进行业务知识考核,以考代训;下半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业务知识考核内容为中考、高考试题,考试结束后由学校负责批阅。课堂教学观摩所用视频为本备课组成员的上课视频,由备课组根据本组成员的人数自行排定顺序;学校为教师提供录像设备及录像人员,负责组织录制;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集体备课时所有成员要准备好笔记本电脑用于观摩课堂教学录像;观摩结束后,备课组成员要围绕所看视频课进行座谈,座谈后所有成员要写出看课感受与心得,并交到备课组长处,备课组长要对活动情况写出总结,成员的感受、备课组长的总结一并交校区教研处被查;活动组织期间,各备课组长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安排专人及时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时,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研讨中围绕观摩内容充分发表见解。
同时,根据学校的要求,语文组教师开展年度读书沙龙及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每学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要坚持先听本备课组老教师的一节同内容的课,然后再上课,快速引领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开展多彩活动,搭建发展平台
“振兴阅读”形式多样。学年初,语文教研组制定了学年度的《赣榆县外国语学校“振兴中学生阅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筹建班级的“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有效整合语文教研组的师资优势,组织校内名师徐立刚、刁长城等开展“振兴阅读”指导,每学期举办十多场名著阅读指导的读书讲座,开展十余场次师生经典朗诵比赛,六次读名著、讲故事比赛、名著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活动,组织师生参加省、市、县经典诵读比赛、名著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活动,展示师生的读书风采。阅读活动延伸到寒、暑假,布置读书任务,组织学生撰写读书心得,举办假日读书征文比赛和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语文组利用学校尊立孔子圣像的契机,让学生通过背诵《三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名篇,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振兴阅读”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报告讲座主动参与。名著阅读指导讲座,主讲教师准备充分,场场爆满,学生认真听讲、作笔记,报告厅的过道上都坐满了自发听讲的学生;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观众为选手的精彩表现鼓掌,参赛选手展示了读书的风采。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读书活动。一次,一选手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如意,要求在比赛结束,不记成绩,再次展示,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王善法校长、徐立刚书记听说后,特地上台为学生颁发了“最佳勇气奖”,把“振兴阅读”的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
社团活动有声有色。“紫藤文学社”社刊《紫藤苑》报是社团活动的一面镜子,标示着文学社的形象。《紫藤苑》的栏目力求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如:花季絮语、心灵守望、凭海临风、文学夜航等;《紫藤苑》的文章主要是社员的来稿,针对同学们知识面狭窄,写作能力差的现状,文学社邀请校内外名师徐立刚等老师,为广大社员开设专题讲座,点评名作,剖析人物形象、介绍作家风格,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写作能力。文学社的编辑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对社员们的来稿进行严格选编、修改,每期刊物都保质保量出版。
“校园之声”定期广播。紫藤文学社在教师指导下成立了“校园之声”广播站,时间在周二、周四下午两节课后,从学生中选拔播音员,栏目设置有经典阅读、校园短讯、美文赏读、回音壁、名著导航、佳作展台。选编学生的作品,精选《读者》《美文》等刊物中的文质兼美的文章,为校园编织七彩电波。定期制作广播专题,九月份“教师节专题”,十月份“国庆专题”等。每月安排一名语文老师,指导审稿、播音、节目设计等。节目扣紧时事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弘扬真善美,倡导积极进取的精神。
多彩的第二课堂,为教师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踏上提高素质的快车道。
三.教学成果丰硕,彰显学科特色
随着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养成良好的教研、读书、写作习惯,读书、写作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师生对语文教育与学习怀有深厚的感情,教学得法、学有方法,深入钻研、深入学习,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语文教研组获连云港市“首届最具影响力的教研组”、赣榆县优秀教研组、县“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连云港市语文学科基地。“紫藤文学社”被全国中小学文学社研究中心评为“创新作文核心文学社”,是江苏省首批中小学优秀文学社,社报《紫藤苑》被评为“全国文学社优秀社报”。学校获“全国作文教学先进单位”、“希望书库杯”青少年读写大赛优秀组织奖、“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连云港市“优秀读书活动组织奖”。学校语文中考成绩居全市两次第一、两次二、一次第四。
外国语学校自成立以来,语文组教师在连云港市三届教师基本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有9人次,占全市一等奖人数的近20%,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60余篇。
语文组教师指导学生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习作80余篇;在“希望书库杯”青少年读写大赛中,有2名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读写50杰”称号;在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大赛中,有1名学生获一等奖,2名学生获二等奖;在第八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有2名学生荣获国家级特等奖,17名学生获国家级一等奖;在省教育厅举办的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3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在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我与名著有约”征文比赛中5名同学分获省二、三等奖。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初中生世界》杂志,在“社团在线”栏目对“紫藤文学社”进行了专访并报道。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语文学科的特色必将得到进一步彰显,一定会成为赣榆县外国语学校的一张“名片”。
徐立刚,钟昌馨,江苏省赣榆县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