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够抓住标志性的词语,就能快速找到语病。这些标志性的词语分别是:否定词和具有否定意味的词,两面词,关联词,并列词,“和、跟、同”,介词“对”,判断词“是”,数量增减词,“否则”,代词“他”。
【关键词】辨析病句 修改病句 标志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在高考试题中能力层级为E级,这表明其难度较大。学生做这类题也深感头疼,难以下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能够抓住病句中的一些标志性词语,就能很快摸准命题者的意图,找到题中所设置的语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抓否定词和具有否定意味的词
当一个句子中出现多个否定词和具有否定意味的词时,我们就应马上意识到命题者会故意在否定词上做文章设陷阱,使得句子表达的意思和本意相反。在多个否定词出现时,可采用“否否得正”(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方法,将否定词成对的消除,直到剩下一个否定词或没有否定词时,再读句子,这时就容易判断句子的意思是否与原意相符了。如: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精神了呢?
将“否认”和“不需要”这双重否定化为“认为需要”,原句就变为“谁又能认为现在需要学习雷锋精神呢?”意思就明显了,结果是与原意相反了。
在句中出现含有否定意味的一类词,如禁止、防止、切忌、杜绝、避免等这些本身就有“设法阻止”意思的词语,命题者就会在后面再加上否定词把句子的意思说反来设置语病。如: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二、抓两面词
在句子中出现两面词,如“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等,命题者可能会设置“两面对一面”、“一面对两面”的语病。如:
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
“能否”是“能不能”的意思,表示“能”和“不能”两个方面,但后文中只阐述了“能”的作用,对“不能”没有阐述,这就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
三、抓关联词
句中一旦出现关联词,我们首先要判断关联词前后的搭配是否得当。其次,看前后分句的主语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第一分句的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后,否则在主语之前。如:
伊朗外交部长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如果在2月2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将伊朗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将于同月4日停止允许核查人员对其核设施进行突击检查。
第一分句的主语是“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第二分句的主语是“伊朗”,前后分句的主语不相同,“如果”就应放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之前。
再次,要考虑分句的位置是否得当,主要是因果复句的因果倒置和递进关系中意思递进的错位。如:
如“阿Q”“WTO”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仅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进入了教科书”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更能说明字母词遍布的程度,因而交换位置才符合逻辑。
四、抓并列词
句中出现并列词或并列短语时,要从两方面考虑命题者的语病设置点。
1.几个概念并列在一起时(这几个词语中间一般用顿号),中间存在属种关系和交叉关系。如:
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鱼、虾、甲鱼、牛蛙”与“水产品”之间存在属种关系,因分类不当而造成了概念混乱。
2.并列词语做主谓宾时,要注意是否有主谓搭配不当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毛病。如:
人的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上,也体现在精神生活和思想素质的提高上。
“生活水平”与“改善”不搭配,“精神生活”与“提高”不搭配。
五、抓“和、跟、同”
“和、跟、同”既可以做介词,也可以做连词。词性不同,意义也不同,造成歧义而表意不明。如: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和”做连词时,是“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两人,做介词时,是“背着”“总经理”一人。
六、抓介词“对”
介词“对”表对象时,要注意是谁对谁,防止因弄错对象而造成主客颠倒的语病。如:
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是比较熟悉的了。
“电脑上网对人们”属主客颠倒,应为“人们对电脑上网”。
七、抓判断词“是”
句中出现判断词“是”,命题者往往会设置主语与宾语之间搭配不当的语病。如:
摆在我们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句子的主干是“任务是问题”,显然主宾搭配不当。
八、抓数量增减词
“至少”、“最高”、“最多”、“最低”、“超过”一类词不能放在诸如“五十元以上”、“十九人左右”这一类概数之前,应放在确数前。如:
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元以上。
“至少”后面的数词应是确数,而“三千元以上”是个概数,这一句是病句。
另外,数量的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应为“几分之几”。数量词前后不能同时出现“大约”、“约”和“左右”、“上下”等词语,否则,会造成赘余的语病。
九、抓“否则”
“否则”表示“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表示从相反的方面说,命题者往往用“否则”一词制造成分赘余的语病。如:
联合国官员说,中国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
“否则”在句中就表示和“采取紧急行动”相反的意思,与“不采取紧急行动”重复。
十、抓代词
当句子中前面出现两个人的名字或代词时,后面出现了“他”这一代词,这个“他”指代谁,表意不明。如:
在中国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第一篇白话小说,他大声疾呼,用他尖锐泼辣的笔去批判人吃人的旧世界。
句中的“他”指小说的主人公狂人,还是指作者鲁迅,指代不明,产生歧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