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5期 ID: 137221

[ 刘晓红 文选 ]   

建构高中生态语文课堂的思考

◇ 刘晓红

  【摘要】生态语文课堂是一个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具有生态功能的系统。合理、充分、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是生态课堂教学生命之所在。其中,学生是生态语文教学的“核心因子”,文本是生态语文教学的“物质载体”。
  【关键词】生态语文课堂 核心因子 物质载体
  
  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就是透过社会生活来反映世间的一切,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文化内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教学专家也认为,运用生态化的教学思维模式,不仅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还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发展,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一、学生是生态语文教学的“核心因子”
  生态语文课堂是一个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具有生态功能的系统。在课堂中,知识、情感态度、道德技能等的传递和发展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流动过程,它等同于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独特发展需求的个体。我们追求的课堂是关注个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的,是生生不息、动态生长、可持续发展的,是呼唤快乐、自然、健康的生态课堂,而快乐、自然、健康是属于学生的,所以语文生态课堂建构的基础纬度之一自然是生本。
  生态语文课堂是点亮生命的课堂,每个学生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既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以人为本”的人文性决定了生本作为基本纬度的地位。
  合理、充分、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是生态课堂教学生命之所在。而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完整的教学,才会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打破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气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生态语文课堂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实践性也决定了生本这一基本纬度的地位。
  生态语文课堂追求民主、和谐,民主与和谐形式的体现之一就是对话交流。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课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与文本、学生、教师的多层次“对话交流”中,“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自主意识被唤醒,阅读个性被张扬,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被激发,从而实现个性的发展。不能以学生为本,“对话”从何谈起?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处在主人的地位,也决定了生本作为构建生态语文课堂的纬度。合作,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和老师的合作以及学生和其他媒介的合作等。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智慧潜能得以发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综观当下生态语文课堂的建构,探索日渐丰富,有的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重组教室学习环境;有的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动态生成教学内容;有的着力建立课堂与生活、课堂与社会、课堂与科学的联系;有的营造协商式的课堂交际气氛,追求自主合作探究;——但无论是哪种探索,无不传递着这样一个信号:生本是生态语文课堂建构的基本维度。
  二、文本是生态语文教学的“物质载体”
  生态语文课堂的交互作用如何实现、如何对话、对话什么、情境创设以何为基础、知识建构的依托是什么,答案之一是文本。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常识:地球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文学艺术是地球上人类这一独特生物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文本是一个在一定的环境中创生发育成长着的有机开放的功能系统。文本在生态语文课堂中注定享有一定的“序”和“位”。文本本身是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内涵,具有生态本质,并应当成为引领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设计的依据。
  文本纬度应该成为生态语文课堂建构的重要基础。生态语文教学价值观的变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语文课堂上的生态危机,绿化“寂静的春天”,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课堂的生态危机,进而解决学生思维和精神上的生态危机。解决语文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调试不同个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充分理解和吸纳,使语文学科真正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和精神追求,而不是在追求生态教学表征的小技巧、小设计上耗费过多的精力。这意味着文本内在的生态内涵应该成为学生精神生态建设的重要源泉,而这必须通过生态化地打造课堂、挖掘文本内在的生态美才能实现。
  生态语文课堂的提出是学界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超越的结果,是语文教师力图摆脱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危机、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理性自觉。因此,生态语文课堂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发展观。作为发展观的生态语文课堂的创建,既应该基于良好的师生互动、和谐的对话为主形成的课堂生态系统,也应该基于这个开放的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信息──文本。教师必须从文本内在生态型这个纬度出发,填平学生面临的物质诱惑与精神荒原之间的鸿沟,构建丰满自主的精神家园。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态化的教学手段,不仅体现了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还有助于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季市中学。

建构高中生态语文课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