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第5期 ID: 137259

[ 李永强 文选 ]   

启发性批语初探

◇ 李永强

  【摘 要】一个比较好的批语,它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蕴涵着无限的意味,使学生受到感染、鼓舞和启迪,让学生驰骋自己的想象,在现有作文基础上,引起更广泛、更深入的思索,探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奥秘,从而激发起再创造、再作文的写作动机和兴趣。因此,在作文批阅当中,设计启发性批语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关键词】作文教学 启发性批语 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启发性批语对于学生的作文作用很大,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比较好的批语,它可以在有限的文字中蕴涵着无限的意味,使学生受到感染、鼓舞和启迪,让学生驰骋自己的想象,在现有作文基础上,引起更广泛、更深入的思索,探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奥秘,从而激发起再创造、再作文的写作动机和兴趣。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批阅学生的作文才能使他们受到启发,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呢?以下是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因文问难,以引起对生活实际的思索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生活实际总是写作的本源。中学生作文一般都是从写实训练开始的。笔者要求学生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写特征各异、丰富多彩的客观事物,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可是,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写自己经历的生动活泼的生活,却难以写出生动活泼的作文来,为什么呢?有表达能力问题,更有思想态度、方法问题,为此,作文批语中就要因文而异、因文有别地联系实际质疑问难,以引起积极的思索。
  首先,在作文批语中,要热情设问,给学生关心和鼓励,唤起对生活的热爱,只有热爱的东西,才会乐意去思索它、表现它。有一次,笔者给学生命题《校园流行语》,不少学生写出具体切实而富有积极意义的好作文,但有个学生的作文不够300字,列举了一些校园流行语的现象便了事。笔者便在作文尾批写道:“同样的作文题目,同样的校园生活,人家写出了好作文,自己为什么写不出呢?校园流行语处处有,天天都在校园中学习、生活,难道你就没有听到吗?你又不比别的同学差,怎么这样无话可说呢?留神没有?关注没有?记住:只要热爱生活,处处皆有文章。”对生活产生了感情,思索便有了动力。学生由这种类似的批语所引起的思索,便可以转化为创造力。从那以后,这个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越来越浓,作文的内容也越来越充实。
  其次,在作文批语中要具体质疑,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唤起对生活的回忆。有一次,笔者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为生命着色》的议论文,有个学生的作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比尔·盖茨在学校读书时,学业不佳,常被视为弱差生,但他为自己的生命着上了了不起的色彩,最后他成功了。”下面便去写别的事情。针对这一情况,笔者首先用红笔把“色彩”标记出来,然后批道:“色彩是什么?他怎么着色?这里应该围绕它把话说清楚,作文中却一语带过,很可惜!读者是不满足的。他怎样着色?着色了怎么样?多想想。再根据比尔·盖茨的实际情况,作些补充修改。”这么一批,这个学生受到启发,引起了积极思索,经过认真修改,写出了切实具体、说服力强的作文来。
  二、扼要点拨,以引起对表达方式的思索
  文无定法,也不能死守成法;但又大致有法,必须循法,诸如谋篇布局、起承转合、层次波澜等等,都有一定的方法、一定的规律。我们在讲读教学中,讲了那么多典型文章,教了那么多写作方法,其意不外乎让学生读书时加深理解,作文时学习模仿。
  “倘若我能够比别人望得略微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的这句名言,生动地道出了一个哲理:学习、创造总是与借鉴、模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学生练习作文来说,为了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一些基本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就得借鉴范文,向别人的经验学习。怎样使学生对典范作品中那些基本的、主要的表达方式留下印象,付诸实践呢?在作文批语中予以点拨是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这样做,可以给学生的思索提供正面的榜样,使之忘掉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这样做,可以给学生的模仿指引具体的途径,使之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边模仿边创造,在创造中模仿,在模仿中创造,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便可望“专则生巧”。反之,用什么方式好,用什么方式不好,不给点拨,思,则盲无头绪;改,则无从着手。
  三、重点剖析,以引起对作文经验的思索
  “失败乃成功之母”。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成就事业,都贵在总结经验,练习作文也不例外。作文中缺点或“失败”的一面,我们要善于启发和点拨;作文中优点或“成功”的一面,我们更要积极肯定和鼓励。学生学作文,练笔经验不够,真正下一番功夫来琢磨、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也还没有养成。一篇作文完卷后,到底好不好,好又好在哪里,他们并不是很清楚的。有的甚至写的时候随随便便,写了之后便不闻不问了,不懂得积累作文经验和珍惜作文成果。为此,我们就有责任在批阅时有意识、有重点地剖析一些学生的作文——主要是比较成功的作文,以此使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来一番“再思索”、“再认识”,从而可以积偶然之经验,明必然之规律;以此使学生看到成绩,受到鼓舞,激发起“再创造”的热情。学生通过对自己作文经验的思索而产生的热情和进取精神,往往是作文训练中获得“再成功”的最为有益的积极因素,从而达到作文教学的良性循环。重点剖析,主要是把作文中的优点提示出来,其作法多种多样:其一是热情赏析,批阅学生的作文,首先要有满腔的热情,没有热情是难得有什么发现的。作文,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是主观感情的写真。学生往往在作文中自然而然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批阅时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真情实感,发现了便热情赏析之、鼓励之,这样批,学生便会受到启发和鼓励,展开联想和想象,对自己的作文进入更深入广泛的思索。其二是具体说明,教中学生写作文,不要停留在要领的交待上,而应在批语中给予说明,把要领具体化。其三是以图示意,有时,为了让那些写得较好的作文的优点一目了然,还可以用线条图示出来。
  重点剖析,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加深认识,有所“发现”,在积极思考中探索到一些新的东西,以此聚散成整,由浅入深积累作文的经验。这样,学生作文便不至于像“猴子拣包谷,边拣边丢”,而能够“温故知新”,把现有的作文当作新起点。如此反复之、循环之,自我作文经验便可以转化为再作文、再创作的新知新能。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中学。

启发性批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