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ID: 162937

[ 蒋兴超 文选 ]   

情到深处方自浓

◇ 蒋兴超

  名家启示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呵”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
  这些佳句之所以能久远地为人们所传诵就是因为情至真、意至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文章是难以打动读者的。老子曾说:“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他告诫我们,伪饰矫情的文字是让人生厌的,写文章要发自肺腑,抒真性情,表真情意!
  
  佳作邀赏
  
  父亲,我爱你!
  ◎ 厦门一考生
  
  尊敬的父亲:
  父亲,当我以这两个有些沉重的字称呼你时,我的心更加沉重。在这安静的考场,想到了你,以这样的形式写信给你,我想哭。
  曾经,当妈妈还在时,你是那样健朗。在我心中,你是我的偶像,我时时为你感到自豪。从妈妈幸福的眼眸里,我知道了你是妈妈一生的依靠。而你,确实是那一把伞,风雨里为我们挡去潮湿,烈日下为我们遮蔽酷暑。你,我的父亲,妈妈的依靠,我的偶像。
  还记得吗,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穷,妈妈在家照顾我,你一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月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可你从不厌倦。那日,你下岗了。妈妈一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不知以后的路该怎样熬。父亲,我亲爱的父亲,你走到妈妈面前,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凤啊,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你早出晚归,靠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微薄的资助,你重新开始,在人心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每次看到你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含着泪水,而我总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有出息。
  那天,阳光和暖,你将一年辛苦赚来的钱放到妈妈手里,告诉她:“凤儿,你和孩子以后有好日子过了。”妈妈一面点头一面泪落如珠,而你也哭了。当你把脸转到一边时,我告诉自己:父亲,即使我们一无所有,但只要有你,我们依然活得快乐。父亲,我亲爱的父亲。
  那天,天气阴冷,像今天。妈妈在艰难地支撑了半年后,终被那可恨的病魔夺去了生命。那天,你眼睛红肿,衣服单薄,我一时觉得你苍老了许多,像一棵茁壮的树突然萧索凋零。那晚,你告诉我,孩子,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父亲,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为什么?
  多少个夜晚,我坐在家门口等你,而你总是醉醺醺地回家,对于流泪的我,你似乎已看不见。别人说你会打麻将了,我吃惊。当有一天帮你洗衣服,看到那张欠条时,我终于信了。又有人说,你会跟村里的几个人去抽一种很特别的烟,我伤心得甚至连眼泪都落不下来。父亲,我亲爱的父亲,告诉我,这不是真的,我不愿在失去母亲后再失去一个健康的父亲,我不愿自己变成孤儿。
  妈妈,如果你在天堂能看到我们,请你告诉父亲:“即使生活中会遇到无数困难,但也并不等于失去希望,这些困难与曾经艰苦的日子相比,又算得了什么?”父亲,知道吗,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即使失去,我们也可在人间为妈妈祝福。妈妈希望我们过得好,希望我们能顶起生活的一片蓝天。父亲,我爱你!请从头开始,妈妈会为我们祝福,我永远不愿失去你!
  此致
  敬礼
  您的女儿
  
  点评心得
  字字情,声声泪,读来让人感慨动容。女儿哭诉往事,希望唤起父亲昔日的坚毅与勇气,希望父亲能坚强地站起来,顶起生活的蓝天!
  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没有丝毫的夸饰和矫情,朴实无华,感人肺腑。尤其是文中对父亲的深情呼唤,一声声,一句句,重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灵……
  本文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文以情动人,情感的真切流露可以使文章熠熠生辉。
  
  方法指导
  1.情感表达的含义
  情感表达是指作者在行文时合理、恰当、自如地表达情感,让文章因情感而灵动飞扬。“为文先动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情感表达的作用
  文章是载体,而情感是内核,没有内核的文章必然空洞无物,味同嚼蜡。所以我们写作必须要有感而发,要表真意、抒真情。文章不一定需要辞藻华丽,字字珠玑。情感朴素、文字浅显,亦不失为好文章。
  3.情感表达的原则
  ⑴选自己熟悉的素材来写
  写作时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如果选取自己熟悉的素材来写,就容易将情感宣泄出来,情感自然丰富感人。否则文章会空洞干瘪,苍白无力。
  ⑵行文时要“贴”着生活来写
  一篇文章读起来如果有矫揉造作的虚假感,往往就失败了一半。文章不是不可以虚构,但一定要张弛有度,要让情感贴着生活的“本真”来写。具体来说,就是人物的特征形象要贴近生活,要立体丰满,切忌脱离生活瞎编乱造。
  ⑶设身处地地将自己当作其中的人物
  写作时尽可能地以文中人物的形象特征为基点,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成是其中的人物,这样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就容易被形象地表现出来。
  4.情感表达的方法
  作文是用来表达情感的,不为文造情,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情感表达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情景交融法
  情景交融法是指把情与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以情融景,以景传情,景随情移,情景相生,以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目的。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中悲怆,溢于言表。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句中喜悦,跃然纸上。
  运用情景交融法,应注意将景的特征与人的感情融合得恰到好处。
  ⑵寄情于物法
  文似看山不喜平,情感表达也讲究含蓄委婉,寄情于物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有时不方便或不愿直接地表达感情,就会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上,从而使文章具有一种形象美和含蓄美。例如: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借陋室表达君子的高雅风度和高洁隐逸的情怀。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借莲花来表露作者洁身自好的人生操守。
  “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借助天上“美丽的街市”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⑶描写抒情法
  描写抒情法是指通过具体描写来抒发情感的一种写作方法。因为情感往往在具体的描写中才能最直接、最生动地被表现出来。
  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是情感抒发最常用的手法。例如: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眼病。”(《我的母亲》)
  胡适先生对慈母的感恩之情,就通过具体细微的描写表达出来。
  ⑷叙事抒情法
  娓娓道来的情节叙述也能较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例如孙犁先生的《芦花荡》,就是围绕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过于自尊来展开故事情节。这位老英雄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他还手无寸铁独自一人为姐妹俩复仇,把几十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从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中,我们就能感受到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豪迈乐观的昂扬斗志。
  再如我们所学的《范进中举》,主人公范进一直生活在穷困之中并不停地应试,考了二十多次,到五十四岁才中了个秀才,他接着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文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叙述了他因中举喜极而疯的故事,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控诉和对世态炎凉的感喟都在这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得以表达。
  ⑸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它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慑人心。直接抒情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真挚的感情,一般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使用。例如: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我的母亲》)
  这段文字像是与知心朋友的坦诚对白,对恩重如山的慈母的感恩之情自然流淌。
  5.情感表达的注意事项
  ⑴关注生活,积蓄情感
  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产生情感的共鸣。长此以往,就能从生活中积蓄情感,在写作时便能游刃有余了。
  ⑵多读好书,注意积累
  平时多读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自然能培养情感和陶冶情操。读《红楼梦》感受万种风情,读《水浒传》知晓侠肝义胆,读《巴黎圣母院》思考美与丑,读苏轼的诗词感受磅礴气概……有了这些积累,写作也并非难事。
  ⑶学会观察,勤于练笔
  纵然胸中情感如波澜,如果不付诸笔端,这种情感也会时过境迁,日后再来写,恐怕难以写得真切。因此要养成随时用文字表达情感的习惯,及时记录。
  ⑷切忌矫情,力求真切
  无病呻吟的感慨,虚假空洞的口号,都不会引起他人的共鸣。所以感情真挚的前提是“真”,情真才能意切。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可见情感是作文的必要前提。情感表达得恰当自如,的确能够让文章飞扬,正所谓情到深处方自浓。
  
  小试牛刀
  这是一篇学生习作,你觉得写得好吗?请在后面写上你的心得感受,要求结合文中的情感表达来谈。
  
  有一种爱叫怀疑
  ◎ 杨馨
  
  “你们总不信任我,我真的长大了,可以照顾自己了……”我埋怨着。
  我不懂父母为什么这么不信任我,他们不在家的这几天,我并不是天天吃泡面。可他们总是用怀疑的口吻问:“早饭真的买了吃了吗?喝牛奶了吗?中午、晚上自己做饭了吗?”
  这些问题,父母已经问过n遍了。起初我还能一一回答他们,后来便只是不耐烦地点点头,可他们似乎并不相信。于是便给我做思想工作,给我讲营养的重要性,讲不按时吃饭的害处。他们不厌其烦、语重心长,目的就是要我坦白,他们不在的时候我吃得是很不好的。仿佛我就是一个爱撒谎的孩子,前面说的话都是骗他们的。
  我有些听不下去了,于是回到自己的房间并把门关上。我隐约听到脚步声在我的门口停顿片刻,然后消失。我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感觉有点委屈。一转头,看到柜子上放着的外公的照片。
  外公是很疼我的,我也喜欢外公。记得有一阵子,外公患了咳嗽,妈妈给我的任务是提醒他吃药,另外负责每天给他削一个梨。因为外公忙于工作,不怎么关心自己的身体。可是有一天,我因为要应对考试,竟把这事给忘了。
  第二天,我问外公:“昨天的药吃了吗?”“吃了。”外公笑着回答说。我不放心,找到药瓶子,数了数剩下的药片,发现他说的是真话。便又问道:“梨吃了吗?”“也吃了,是煮了吃的,很甜呢。”“你不是骗我吧?”我又追问了一句。这下外公不高兴了:“怎么,外公的话你也怀疑?”“不是怀疑,我是怕你真的没吃呢。”
  想到这儿,我猛然意识到,原来父母对我的怀疑也正如我对外公的怀疑一样,这怀疑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关心,是一种深切的爱。由爱而生怀疑,由怀疑而生唠叨,这也许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吧!
  我这样想着,便悄悄打开房门,走进父母的房间,笑着轻轻地说了句:“谢谢。”
  
  我的评价:
   期待着你精彩的表现!
  优秀点评将有机会在本刊发表哦!快快拿起笔,书写属于你的精彩吧!

情到深处方自浓
目录

  •  / 纪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