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上,小村后,有两个小山丘。山丘之间有个谷地,正对着小村,正对着入海的大河。春天来了,候鸟掠过南海,穿越风涛,沿着大河奋飞,常常飞过这山谷;当地的水鸟山禽也不时越过山谷到别处觅食。孩子们摸透鸟儿的脾气,用银丝尼龙织了一张大网。晨阳下,看不见有什么天罗地网,只觉万缕银光在空中微微闪烁,像个神秘的童话世界。每逢春天,孩子们捕获不少鸟儿。捕了鸟,就在河滩上架起铁锅,举行一次盛大的鸟宴……
这天早晨,山谷里静悄悄的,天空中若隐若现地闪着万缕银光。孩子们躲藏在野柳中,一双双水灵灵的眼睛注视着天空。
“咕咕,咕咕咕咕。”有个孩子模仿着鹧鸪,“隔山相呼”起来,叫得多么逼真,一点儿破绽也没有。瞧,这咕咕声,把真鹧鸪引来了,撞进了孩子们布下的天网。
“格格格格……”伏在野柳林里的孩子在笑。“嘘!”一个孩子发出警告,“鸟儿又飞来了,安静点!”大家才静下来。
“嘎嘎嘎……”一群野鸭子从芦苇丛起飞,向山谷飞来。
“叽叽,叽叽……”几只从大海边觅食归来的灰鹤,掠着翅膀,向山谷飞来。
“嘎吱,嘎吱吱……”又一群不知名的鸟儿,从更遥远的天边飞来。
孩子们钻出头来,利索地爬上木棉树,把天网取了下来。于是,山谷里响彻欢乐的笑声:“嗨,一只鹧鸪。”“哟,三只鹌鹑儿。”“嗳,野鸭子不少,五只哩。”“嘻嘻,一只彩雀,钓鱼郎。”……
“咦,这是什么鸟?”
什么鸟呢?羽毛漂亮极了,褐红色的,闪着玛瑙般的光泽。像鹤,腿儿却没那么长;像鹰,身躯却没那么雄健。眼睛像墨晶那么浓黑,惊疑地望着这群陌生的孩子。它浑身充血,肌肉紧束,看得出是个历尽沧海风涛的小旅行家。
“这是什么鸟呀?”
“管它什么鸟,不是知春鸟,就拔毛下锅。”
“对,这是我们定的‘王法’。今天,要尝新鲜味儿哩。”
“不,不能吃。它或许有考究价值呢。”一个大一点的孩子郑重地说。
“考究?你想独占了它?不行,按‘王法’执行!”另一个孩子毫不相让。
“谁想独占?你们瞧!”大孩子轻轻亮出鸟脚儿,说:“它有一个漂亮的脚环。”
“噢?”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发现。脚环上,刻着“CSIRO”的英文字母。后来,孩子们又从鸟翅内侧发现印着一行英文字。这鸟从哪个国家飞来的呢?它要飞到哪里去?一连串的问题在小心灵中跳跃着。他们甚至埋怨自己不懂鸟语,能问问它该多好哇。要不,懂英语也不赖,一翻译,就知道它是哪个国家飞来的小天使了。
他们终于决定,把小天使养起来,进行“考究”。他们跑到县图书馆翻阅了《世界动物学大辞典》,发现这小天使名字叫矶鹞,是候鸟。形如鹤,雄鸟有漂亮的羽毛,或黑,或白,或浅黄,或褐红。矶鹞长途迁徙的能力十分惊人,每年秋冬之交,它们从北半球飞越万里重洋,到南半球栖息越冬;当北半球冰雪消融时,它们又从南半球起飞,不远万里,飞渡茫茫沧海。疾走的长浪在它们脚下叹息,高耸的青山在它们身边低眉。它们的翅膀捎来春天的讯息,它们全身披着春天的阳光。啊,这不也是一种知春鸟嘛!
经过老师的帮助,孩子们终于晓得,那脚环和翅膀上的英文字母,说明这只鸟是南半球某国一个鸟类科学研究机构放出来的,是为了研究候鸟迁徙的情况。他们立刻写信,向南半球报道了这只矶鹞的奇迹。
啊,科学的春天是属于全人类的!
这结论,在孩子们心灵中萌发了。像桑条飘绿,像竹笋破土,像桃枝吐蕾,像银柳喷雪……
从此,在南国水乡,在珠江一个绿洲上,一群淘气的孩子常常仰望着天空,盼望着奇异的知春鸟。盼望它,比盼望和人们命运相连的小燕子,更热切,更心焦。因为小燕子毕竟披着神话的色彩,而这只奇异的知春鸟,却沐浴着科学的光泽。他们依然在绿洲上架着一张天网,不过,孩子们订的“王法”改了:
凡是捕获新奇的鸟都不准吃,可考究,或送国家鸟类研究机构。下面署名:绿洲少年鸟类研究组。
【悦读地图】
又是一波温柔的潮,很平静,却充满希望。对于科学潮流的追逐的确会造福人类,亦会振奋人心。潮流其实很美丽,尤其在它能够闪耀光芒的时候。一只鸟足以激起热爱和向往的潮流,这潮流会载着你驶向梦想,驶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