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文学习杯”江苏省第八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已圆满落下帷幕。参赛选手用纯净的心灵、真挚的情感和激昂的文字书写着自己炽热的青春。从本期开始,你会在这里看到优秀的获奖作品、大赛评委精妙的点评、获奖选手动人的风采……想和选手“PK”作文?想对作品评头论足?想和大家聊语文、侃作文?赶快加入到《中学生与社会》专栏中来吧,来稿如被刊登将有机会获赠一本精美的大赛作文集!
【初中组作文题】1.那一边 2.课表 3.看热闹
【参与方式】将你的同题作文、评论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给我们。(通讯方式详见目录页)
那一边
◎ 张贝特常州市北郊初中
阳光如清澈的水一般倾泻而下,细碎的风在我羽毛的间隙舞蹈。我立在此岸最高的坡上,遥望那一边。
我是一只青鸟。神赐予每只青鸟一对洁白的翅膀,同时也播种下一个神话:在那一边,在彼岸,有着世上最美的风景。那一边的空气中弥漫着叫人心醉的玫瑰花香,那一边的阳光炫目如燃烧之焰。于是,彼岸便成了所有青鸟心中如繁花般色彩斑斓、香气袭人的梦,我也不例外。我们坚信:神赐予我们这对矫健的翅膀,便是希望我们飞越那遥不可及的距离,到达那一边。在羽翼未丰前,那一边只是我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多少次遥望那一边,目光却都因距离的遥远而不能到达。如今,作为一只已成年的青鸟,我也要向着那一边出发,去追寻我心中的梦。
飞越了遥远的距离,也曾经遭遇过无数磨难,我一度认为到达彼岸的日子遥遥无期。直到玫瑰花浓郁的香气将我包裹,直到金色如烈焰的阳光燃烧着我的羽翼,直到似锦繁花将我淹没,我才恍然意识到:彼岸到了!曾经的那一边,如今的这一边,终于被我征服!这里的一切绚丽得叫我眼花,玫瑰花的香气熏得我头痛欲裂。这里的五颜六色争先恐后地挤进我的双眼,在我的瞳仁里被涮洗得苍白无力。我仰望这里的天空,才发现,原来彼岸挤不出笑容的天空,每一只飞鸟掠过都会留下一道很深的皱纹。
记忆如潮水般向我涌来,飞向“那一边”的旅途中零碎的记忆被串成一条项链,似乎仍带着海风的味道。
依稀记得,东岛的夜没有繁星,亘古不变的黑在夜的裙摆上静静流淌;依稀记得,南岛的美人鱼总是把清晨最清澈的那颗露珠戴在头上,然后沐浴在温柔的阳光中轻吟昨夜梦中的旋律,任周围的鱼儿们听得如痴如醉;依稀记得,在西岛的每个早晨,睡醒后目光总能触到身旁那枝尚带露水的野百合,不远处的树林间,还藏着一个精灵偷偷看我的小小身影;依稀记得,北岛的花儿得知我将再次出发时,都将自己的祝福寄托在最饱满的那瓣上,再将那一瓣缀上我的羽翼,于是我便满载着她们的祝福,挥舞着被装饰得五彩缤纷的羽翼,飞向那一边……记忆的闸门彻底敞开,巨大的幸福感随往事一起将我整个儿淹没。与旅程中明媚的幸福相比,曾经梦寐以求的“那一边”的阳光显得无比黯淡。我毅然决定离开,从新的起点一次次重新出发。我只是在离去时捧走一束青翠欲滴的草,作为曾经的那一边给我的纪念。
原来,神给每只青鸟一对翅膀,并不是让我们去追寻最终的“那一边”,而是让我们走好脚下的这段旅程。可是那么多青鸟倾尽毕生精力都在追寻那一边,却独独忽略了脚下的风景。
原来,我一直都在那一边。
因为,幸福的那一边,在身后,在脚下,也在前方。
(本文系本届大赛初中组一等奖第三名作品)
那一边
◎ 邓婧琦苏州市常熟昆承中学
光阴以南,年华以北,一切消逝的美好流转在清澈的黎明——在那一边。
阳光把记忆剪得支离破碎,我躲在灰暗的房间内拾起那些碎片——习惯了登山涉水,习惯了风雨兼程,习惯了步履匆匆,习惯了窗外倏忽的风景,却不曾记起那一边,流转的华年。
忘却了何时学会的小忧郁,忘却了彩虹出现时的欣喜,却能唱出幼时学唱的第一首儿歌。你教我如何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你不曾把悲伤留给我。如今我还坚信,我的童年是一首未完成的诗,诗中提到了红舞鞋、钢琴曲,还有——你会心的微笑。我用童稚的语言勾勒出你爱笑的眼睛。你的笑容,不曾消逝过,我把它尘封在记忆深处,时不时提醒自己——看那一边,有最温馨的诠释。如今再次聆听最熟悉的声音,重逢在那一边——爱的所在。
我有太多希冀。我把希冀放在那一边,等待阴霾的过去,希望的到来。我希冀冬天没有寒风,夏天没有炎日,我希冀身边没有黑暗,没有寂寞。光阴以南,年华以北,我希冀一切消逝的美好流转在清澈的黎明——在那一边,我的希冀碎了一地。一场恸哭,触动了最脆弱的瞬间,那一刻——定格在那一边。那一天,心底的澄澈飞散在天边。这是小诗的结尾,我的眼眸中有了光明。我推开房间的门,寻找十字路口的那一边。
在路上,我用坚强与泪水刻画岁月的痕迹,驾轻就熟地伪装,翻来覆去地痛苦。青春是一部小说,人们看到的只是跌宕起伏的情节,却不知小说背后,是呐喊,是无力地诉说孤独寂寞。友情是一条蓝蓝的海岸线,遥远而不可及。海岸线的那一边,是否也有一只手,渴望与另一只手紧紧相握?如果是,我会毫不犹豫地紧握它,跨越距离,跨越心灵。
我仍在试图摆脱时间的羁绊,窗棂中还寄放着我的依赖。不要问我为什么追赶,我只是想证明——记忆深处的那一边有真实所在。书橱中还摆放着泛黄的老照片,镜子中耀眼的明亮折射出青春的亮丽光鲜。如果时光流转,我想把爱都给那一边,当心灵的雨伞再也挡不住暴风骤雨时,我会去寻求另一种保护色;当我筋疲力尽时,那一边会给我最温暖的慰藉。
触碰琴键,弹奏岁月的赞歌。当我再也停不下来时,眼前渐渐不再清晰,我努力睁大双眼,想看清最真的灵魂。时光从指尖飞快滑过,那一瞬间,我似乎将十三年来的一切重新经历,在那一瞬间,我得到了最幸福的印记。
人生中有许多对白,我把第一次告白留在那一边;
你的眼泪那样真实,我把第一次哭泣留在那一边;
如果我有最幸福的瞬间,我会把我自己永远留在那一边。
我希望我能一直朝着那个方向,永远永远,定格在似水的流年。
(本文系本届大赛初中组一等奖第四名作品)
【作文圆桌】
张贝特小作者的《那一边》,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绘了一只青鸟追寻“那一边”的历程。青鸟从出生起,就将“那一边”作为毕生追寻的目标,当它耗尽精力,终于到达彼岸时,却发现,最美的风景不是在“那一边”,而是在前行的旅途中,在自己的脚下。小作者借青鸟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奋力追寻人生的目标时,也不要忘记,可能我们最想拥有的美好和温暖就在身边。小作者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文章语言流畅优美。第一人称的手法,更便于描摹心理、直抒胸臆,本文运用得十分成功。文中的“那一边”,指心中努力追寻的目标和希望。希望不仅在前方,也在脚下。
邓婧琦小作者在文中以与“你”对话的形式,抒发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希望。文中的“那一边”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与现实生活中的悲伤、灰心相对的充满温暖、关怀的世界。这个世界可能只存在于小作者的记忆之中,但它确实是美好的。小作者时而与“你”悄声低语,时而直抒胸臆。全文用诗意的语言表达情感,真挚深切。
两篇文章均为散文作品,遵循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原则,立意明确,语言优美,非常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