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需要阅读大环境的浸润,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其喜爱读书的情感。因此,创设阅读环境时,我们在突出文学特色、营造书香环境、创设适宜的活动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努力做到:在孩子的童年时代,让孩子的眼睛接触最优美的文字、最精美的图画,让孩子的耳朵聆听最美好的声音,最丰富的语言。
关键词:书香环境 听说与阅读 全面发展
国际阅读学会基于多年的研究指出:“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新的《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面,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新动向,那就是对早期阅读的提倡和重视。作为幼教工作者,有责任在个体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学龄前阶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资源与指导、为幼儿营造适宜阅读的环境与书香氛围、帮助幼儿建立对阅读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需要阅读大环境的浸润,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其喜爱读书的情感。因此,创设阅读环境时,我们在突出文学特色、营造书香环境、创设适宜的活动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努力做到:在孩子的童年时代,让孩子的眼睛接触最优美的文字、最精美的图画,让孩子的耳朵聆听最美好的声音,最丰富的语言。
一.创设“书香活动室”
(一)创设图文对应的书香活动室
我们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选择画面线索较为单纯、主要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图文阅读内容为参考来布置我们的活动室。例如,根据绘本《这是什么?》,我们选择色调相对稳重的棕黄色、六边形的竹篦子,连接而成的生动、活泼的毛毛虫为图文背景,给人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视觉效果,吸引幼儿的眼球,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这是什么?要做什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当我们进行相关读本的阅读活动时,立刻就有幼儿指着老师创设的环境说:“老师,那儿也有!”通过老师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幼儿关注图文阅读的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听说与阅读相结合的活动区
1.我们在建构区、益智区墙面上按照符合幼儿视角、高低适宜的原则展示了很多照片,照片选取有助于幼儿掌握操作材料的方法、启发幼儿一物多玩的内容,起到暗示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幼儿来讲,观察、理解照片内容,再到自己的运用、创新过程,实质上就是幼儿内心阅读的一个过程。
2.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设置“悄悄说吧”、阅读区。“悄悄说吧”中,老师展现一些形象突出、图文对应的卡片,定期更换内容,为幼儿多提供观察、表达的机会。幼儿入园初期,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环境的改变,每个幼儿阅读经验、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差异很大,当多数幼儿还不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幼儿又处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阶段,阅读区投放过多的图书,只会导致图书损坏的更多、更快。因此,图书阅读区中的图书投放只是挑选一些画面线索较为单纯、主要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适合幼儿年龄阅读的书籍,随着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增加数量。
3.在班级环境中提供木偶剧场。配以形象各异的指偶、袋偶,让幼儿在演一演、说一说的游戏中,延伸了孩子们对所阅读作品的理解和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幼儿语言表达及表现能力。
二.创设“优儿读书俱乐部”
(一)读书俱乐部的标志
读书俱乐部的标牌的设计采用我园的吉祥物优儿形象,起名“优儿读书俱乐部”,和我园的整体文化氛围相吻合。并充分利用门口的博物架,设置“我们读的书”栏目展示。一方面,将幼儿读过的书展示在里面,促进幼儿与家长、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分享;另一方面,放置一两本即将要阅读的读物,使幼儿对即将要阅读的读物有一种心理期待与向往。
(二)读书俱乐部的阅读区创设
在“优儿读书俱乐部”,我们利用书架的摆放将室内的空间自然分割成几个阅读区域。图书以同类读本共同陈列的方式呈现,一个时期内,呈现最近阅读过的两三种读本。这样做的原因是:①避免因种类过多分散幼儿注意力,而无法专注阅读;②幼儿喜欢反复听或看同一本书,尤其是他们已熟悉的书,幼儿在反复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像个专家一样预先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最后他们甚至可以一字一字、一页一页告诉你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这让幼儿建立自信,并对阅读产生好感;③多次阅读一本书,可以帮助幼儿熟悉一些常用词汇。这与《朗读手册》中的一项为期8周的调查研究的结果相一致,该研究发现“非常熟悉”的书被孩子们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三倍,而“熟悉”的书被选择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两倍。由此,老师在投放图书时,要充分考虑幼儿阅读时的心理特点。
除了利用书架分割的阅读区,我们在读书俱乐部还设置了两个阅读软区。软软的地毯,投放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靠枕,再以自制的隔断形成相应的软区,来吸引幼儿,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阅读环境。孩子们脱去鞋子,靠着或坐着彩色靠垫,感觉温馨、舒适而完全放松,隔断上又有触手可及、方便取放的读物,孩子们乐在其中,即舒适又能起到稳定情绪之作用,逐步使阅读活动逐渐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享受。为了适合不同幼儿的需求,在“优儿读书俱乐部”中我们还创设有桌椅的阅读环境。
(三)读书俱乐部规则的建立
与幼儿共同协商后,我们制定了读者俱乐部的规则,并且由老师用文字配以相应的行为图画,张贴上墙,为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爱护图书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读书俱乐部墙面的环境创设
为营造读书氛围,我们在墙面上布置了幼儿阅读图书时照片,幼儿看到后感到很亲切,自然地与同伴交流,“这是我在看书,我看的是……”,为幼儿提供了语言交流的机会;另外,我们以《我会读书》为内容,配以图文,“我和爷爷一起读书”、“我和奶奶一起读书”、“我和爸爸一起读书”、“我和妈妈一起读书”、“我和老师一起读书”……起到激发幼儿参与读书活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在书香环境中投放优秀的儿童图画书读物
优秀的儿童图画书读物是引领幼儿进入文学世界最自然的一个渠道,它就像纸上的剧场,为幼儿演绎出阅读时内心世界里呈现的一幕幕画面,在儿童图画书里,既有美术中色彩、线条、构图形成的视觉美,又有文学中的词汇、语句、结构等构成的语言美,对幼儿想象力、思维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筛选了《母鸡罗丝去散步》、《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因为我爱你》等读物。在引领幼儿集体阅读过这些图画书之后,老师及时将书投放在阅读区和读书俱乐部,便于幼儿进一步自主阅读。因为幼儿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阅读,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注意到之前阅读时没注意到的细节,甚至会有因遗忘情节而在重读过程中重新找到的乐趣。在重新阅读时,我们更重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如“你喜欢这本书吗?喜欢哪一页?还有哪些地方没看懂?”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让幼儿感受自己获取知识信息的乐趣,体验成为一名独立阅读者的自豪感。
四.建立固定的班级听读时间
每天午饭、晚饭前30分钟作为班级固定的听读时间,老师为幼儿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不不园》、《青蛙弗洛格成长系列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等,老师在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通过声音、神情传达给幼儿,给幼儿以无声的语言滋养、强烈的情感熏陶。
五.开展家庭借阅活动,建立家庭读书时间,让家庭中的阅读环境成为班级书香环境的补充和延伸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班级中我们开展向家长借阅活动,通过班级借阅制度,家长从“优儿读书俱乐部”借阅图书,在家庭环境中和幼儿共同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幼儿共同走进图文世界,感受绘本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视觉上的享受,让幼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爱、享受爱。
同时,老师在家长园地中为家长推荐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目,并通过文字向家长进行导读活动、介绍阅读方法,引领家长逐渐明确自己在这样的活动中自己所发挥的作用。
读书俱乐部里,老师还设立了“家长阅览区”,由每位家长提供2—3本成人阅读的图书,家长在借阅幼儿图书的同时也可以借阅成人图书,以此扩展家长的教育视野,转变、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逐步使得家长成为我们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
我们还定期在班级中开展“班级家庭读书沙龙”活动,为家长提供选择图书和读书的指导方法,为家长提供交流读书心得等机会,以点带面,积极倡导家庭亲子共读风气,让书香溢满班级、溢满家庭。
在营造班级书香环境的过程中,我们与幼儿、家长一起收获着、一起成长着。我们相信,这幽幽书香会伴随着我们,让孩子们从优秀的童书里,得到文学的享受、美的熏陶、善与爱的教育,获得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欢乐。
王霞,教师,现居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