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PLUS 教研 文学教育 2011年第8期 ID: 151593

[ 曾锦锋 文选 ]   

我对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 曾锦锋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为学生们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工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初中生文化素养的高低。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展开一系列的改革,其必须改革传统指令型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必须改革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提倡“情感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传统课文式教学,提倡“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 语文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初中语文课程又面临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高要求,以至于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着深层的改革。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面对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开放性,语文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基础知识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们交际技能、文化素养、情感情操、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同时也应该紧紧围绕学生们的生活实际需要来设计语文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评价方式。总之,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改革传统指令型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必须改革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提倡“情感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传统课文式教学,提倡“实践教学”模式。
  一.改革传统指令型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在传统指令型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是教学中的领导者、权威,而学生往往是处于一种被动、服从、闭封的地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大。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是开放式教学、合作型教学,要求在课堂上重塑课程主体,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以人为本,以学为本,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尽情地释放学生的表达欲,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授《醉翁亭记》(欧阳修)课程时,就采取了开放合作式教学模式,按照“互动性、互择性、互质性、互补性”的原则,将全班55位学生划分为十一个学习小组,并给每个小组配备展示板一块,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笔者进行了引导式、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位学生都认真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作为教师,笔者不在关键的时候不发表言论,给学生留足大量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交流。在经过各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之后,让他们将各自的问题和答案写在各组的展示板上,然后再进行评比,由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自己组的各小组讨论交流,把问题回答到展示板上进行组与组的评比,然后由几个代表发表各组的意见,在他们各自评析中,笔者适时地对他们进行点拨,如文中有个关于描写醉翁亭山间四时之景的语句,笔者让他们写出其熟悉的与四季相关的诗词,此时,他们活力四射,竞相上前板书,有着甚至直接直言朗诵。这种开放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激发着学生们的个性、自信、热情,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进行探讨、求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改革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提倡“情感教学”模式
  在过去,师生之间是一种学与授学的关系,其教学模式往往是传授式的,课堂教学往往也都是根据教材编排进行的,没有充分展现课堂中的情感元素。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其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具备情感元素,要让教师和学生都融入到情感的境界中进行教和学。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提倡情感教学。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充分展现其激情的一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感的展现来体现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人文性”。因此,只有通过教师自己的激情,才能激发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引发他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教师自身激情的展现,才能充分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才能将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本知识之中。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溶情”。俗话说的好,“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教学中也是一样,其中的“情”就好像学和教彼此的“催化剂”,通过它,学生就能够在课堂上进入入神的状态,才会沉侵于课文当中。比如,在《我的母亲》(胡适)课文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试着要台下的学生们对自己母亲的教诲进行自述,从而引导他们进入到母爱和爱母的情感氛围之中,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促使学生们深切地感受到母亲的真爱,让他们感受母亲的伟大,在此之后,才引导学生们进入《我的母亲》(胡适)的课文教学,此时,《我的母亲》这一课文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三.改革传统课文式教学,提倡“实践教学”模式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依据课文内容进行教学,而很少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更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应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出发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实践,在实践中联想语文课本知识。比如,在《故宫博物院》(黄传惕)的课文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故宫博物院介绍的视频,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故宫博物院的真实情况,让他们亲眼感受博物院的宏伟和华丽。再如,在《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课文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自己首先感受下大自然的气氛,再切入到课文中去学习,在学习中,让学生们自行讨论、评说大自然到底存在哪些语言,大自然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让学生们走进实践,切身体味大自然信息传递方式,感悟大自然说话的手段,从而结合课文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实践手段,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亲身体会课本中涉及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改革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提倡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他们激发语文课文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初中生素质教育的基础,是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渠道。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将必须具有开放性、人本性、信息化、情感化、实践化,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其必须改革传统指令型教学模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必须改革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提倡“情感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传统课文式教学,提倡“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培养出不断进步的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提升初中生全面素质。总之,切合新课程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充分实现基础教育的作用,带领初中其他课程面向时代的要求、面向社会的需要、面向未来的发展,语文教学改革应将语文课程教学引向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泽军.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1).
  [2]胡云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3]薛燕.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
  
  曾锦锋,广东省龙川县黄布第二中学教师。

我对语文教学改革探讨